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隗继武教授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通过调理脾胃治疗疑难杂病,他紧抓脾胃特点,重视辨证用药、药物配伍及脏腑关系,用药审慎求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应用对减少结直肠腺瘤的发病、延缓其癌变进展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结直肠腺瘤的防治思路,有以下三个方面:从未病先防,防病于先;既病防变,治其未传;瘥后调摄,术后防复。未病时摄生养慎,改善体质为要点;已病时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宜培本固元,脾肾并调;祛邪当化痰祛湿,化瘀解毒;腺瘤术后重视益气摄血,预防出血,健脾运脾,顾护胃气。阐述“治未病”理论在结直肠腺瘤防治中的作用,对于指导中医药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加味理肠饮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血浆、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与神经肽(NPY)、丘脑及结肠组织5-羟色胺3受体(5-HT3R)mRNA与NPY mRNA表达、结肠肥大细胞(MC)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均予避水应激+夹尾刺激+番泻叶灌胃方法建立IBS-D模型,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用药28 d后处死,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中5-HT与NPY水平,并采用PCR法检测丘脑及结肠组织中5-HT3R mRNA、NPY mRNA的表达,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MC的数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及结肠组织5-HT的表达均上调、NPY表达下调(P0.05),模型组丘脑及结肠组织5-HT3R mRNA的表达均上调、NPY mRNA的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的血浆及结肠组织NPY表达均上调、丘脑及结肠组织5-HT3R mRNA表达均下调(P均0.05),除中药低剂量组外,其余各药物组的血浆及结肠组织5-HT表达均下调、丘脑及结肠组织NPY mRNA表达均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MC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MC均减少(P0.05)。结论 :加味理肠饮能够有效的治疗IBS-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5-HT、NPY、5HT3R mRNA、NPY mRNA的表达以及M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机体长期极度疲劳导致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隗继武教授认为本病按病程长短可分初、中、后三期论治。早期湿热内阻多见,宜祛湿清热;中期脾虚湿盛、肝郁化火者多见,宜补脾祛湿、滋阴养血清热疏肝;后期脾、肝、肾虚证为主,宜健脾、疏肝养血、补肾为主。  相似文献   
5.
介绍迟莉丽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迟教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在脾胃,与心肝相关,针对肝脾不和证、肝胃不和证、心脾不和证、心胃不和证,提出了肝脾同调、肝胃同治、心脾同调、心胃同治的治疗大法,行之于临床,无不应手而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的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UC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26例中,7例仅累及直肠、乙状结肠,13例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6例为全结肠UC。肠壁增厚25例,厚度5~10 mm,平均(6.5±2.1)mm。16例病变肠壁浆膜面光滑,10例浆膜面周围可见细小条索影;21例病变肠黏膜明显强化;12例肠黏膜面多发结节样、丘状突起;10例显示肠黏膜下气泡。14例出现肠壁分层;9例肠腔狭窄、结肠袋消失、肠管缩短变形;17例肠系膜密度增加;15例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7例肠系膜淋巴结增大。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UC患者肠壁、肠系膜血管情况及肠外表现,明确疾病范围和严重程度,判断病变的时期(活动期或缓解期),在UC的诊断、评估病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及判定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D)是常见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肝胆失于疏泄为本病发病之本,脾虚湿盛、湿热蕴结亦为发病病机,临证应结合中医证型与西医从结石成分、部位的不同等探讨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缺乏临床常规检查可发现的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病因、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诸多研究表明与心理因素、脑-肠轴失调、内脏感觉过敏、胃肠动力失常、遗传和环境因素等相关[1-4]。其中胃肠动力的研究是该领域中最早和最多的一个研究方向,现有各种研究证实IBS动物模型和IBS患者都普  相似文献   
9.
隗继武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中华全国中医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隗老从事临床工作50年,精于脾胃病及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治人无数,屡起沉疴,在难治性便秘(IC)的治疗方面,更是自出机杼,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验之于临床,无不应手取效。笔者有幸跟随隗老学习数载,言传身教,获益良多,现将隗老采用塞因塞用法治疗难治性便秘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隗继武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学贯中西,有着极深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尤精于脾胃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隗老始终认为脾胃是五脏和合的中心,临床上首重辨证,善于一方多用,随症加减,治人无数。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