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补体C3在脓毒症患儿中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补体C3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2021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29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诊断脓毒症后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471)和死亡组(n=58);按入院诊断脓毒症24h内补体C3的中位数(0.77g/L)分为C3正常组(n=273)和C3降低组(n=256)。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补体C3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补体C3水平较存活组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p-SOFA)得分高和补体C3低与脓毒症患儿死亡密切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p-SOFA与补体C3的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52,高于p-SOFA、补体C3单项指标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 补体C3可作为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湘西地区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湘西地区HPV感染及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湘西州人民医院进行HPV亚型检测的692例女性,均自愿接受自制问卷调查,应用HPV分型检测试剂盒进行HPV亚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692例女性中,HPV阳性234例,阳性检出率为33.82%,主要为单一高危HPV感染。692例女性中,共检测出21种HPV亚型,其中阳性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HPV亚型为HPV16、HPV51、HPV52、HPV58、HPV18。HPV在各年龄段女性中均可检出,以61~70岁女性阳性检出率最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性生活年龄、文化程度、是否避孕、分娩次数、流产次数、个人卫生状况是HP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湘西地区宫颈癌的防治,应加大HPV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HPV知晓率,倡导适龄女性及时注射HPV疫苗,同时密切关注老年女性的生殖健康,落实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工作,提高湘西地区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是感染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碍,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 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固有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参与脓毒症固有免疫调节的重要细胞, 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诱导凋亡以及介导细胞毒作用等方式在脓毒症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在脓毒症起病早期NK细胞的改变与疾病预后有关。因此, 进一步研究NK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可以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病情识别和预后的改善。本文就脓毒症期间NK细胞的作用及变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宜  彭智慧 《重庆医学》1994,23(4):232-232
甲状腺是人体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状腺素几乎对人体每一器官系统的生物过程起重要作用,甲状腺素分泌异常可引起机体代谢过程及生物功能异常,尤其在新生儿期可产生严重影响,引起生长发育异常,智力发育障碍,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病理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理论性强,讲起来较抽象,如果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就会影响到学习效果;通过近年来讲授护理大专、临床医学大专班的病理解剖学,对成人教育的生源特点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从而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加针刺诱发排卵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的关系。方法 :2 9例排卵功能失调患者采用补肾为主的中药加针刺治疗 1~ 3个月。并用免疫组化法测ER和PR ,按PR含量将其分为PR阳性、PR弱阳性两组。结果 :PR阳性组 1 5例 ,合并不孕 1 4例 ,完成治疗 45周期 ,排卵 40周期 ,排卵率 88 89% ,受孕 1 0例 (71 43 % ) ;PR弱阳性组 1 1例 ,合并不孕 9例 ,完成治疗 3 3周期 ,排卵 1 0周期 ,排卵率 3 0 3 0 % ,受孕 2例(2 2 2 2 % )。两组排卵率及受孕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均P<0 0 1 )。结论 :宫内膜受体缺陷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宫内膜ER、PR阳性患者用中药加针刺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