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伯基特氏恶性淋巴瘤误诊一例天津市汉沽医院[300480]刘来成,陈士刚,张维明病例男,4岁。一个月前右下颌后区有一核桃大小肿块,经抗炎药物治疗无效,近半个月来,肿块进行性增大,无发热史.于1995年2月10日收入院。检查:病儿面色微苍白,精神欠佳,T...  相似文献   
2.
P2P环境的高度动态特性导致了搜索性能的不稳定.针对节点的兴趣变化对搜索性能的影响,利用节点的自治和系统自组织特性,提出了一种动态自适应搜索机制SAS.基于资源的合理组织以及查询历史统计信息,通过消息转发的智能性,及时反映资源分布以及搜索内容的动态变化,从而迅速定位资源提供节点,提高了搜索的性能和稳定性.实验分析表明,SAS可以自动优化搜索性能,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三七叶为原料,研究人参皂苷Rb3对照品的制备与分析技术.方法:通过色谱方法分离三七叶中人参皂苷Rb3,用光谱方法鉴定结构,并用TLC、HPLC方法检查纯度和标定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b3对照品经TLC检查无杂质斑点,二维及三维HPLC检查为单一成分,峰纯度因数999.60,含量为99.84%.结论:人参皂苷Rb3对照品达到中药质量标准用化学对照品技术要求,已列入《中国药典》2005年版.  相似文献   
4.
尿道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病。1979年Moopan等收集报道16例,同年林正健二等收集了34例,国内未见有报道。我院自1970年12月至1986年4月,共计收治尿道平滑肌瘤8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6例.年龄13~50岁。肿瘤位于尿道外口5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1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咯血,并有右侧胸痛,此后偶有咳嗽、痰中带血,为红色血丝.于1年前出现活动时气喘、胸闷,休息后缓解,并再次出现右侧胸部疼痛,逐渐加重,活动渐少.1个月前症状加重,休息时亦有胸闷,偶有头晕、晕厥、痰中带血.体检:双肺呼吸音低,坐位呼吸,伴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6.
元数据在国内依然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面向基于语义的信息资源共享就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领域内的本体(ontology)理论,建立用于描述信息资源语义及其之间关系的元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实现了基于元数据模型的信息资源元数据描述模版和描述工具原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们对肝炎后肝硬变患者检测了血清免疫球蛋 白含量,旨在探讨其在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 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颌骨腔内开放减压、刮除治疗牙源性角化囊性瘤,避免颌骨截骨、植骨等复杂手术,保存颌骨的完整性、功能性。方法:对颌骨病变实施骨腔内刮除、开放减压。根据术后病情可择期再次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保守综合治疗后使术后颌骨的完整性得到保存,经1~2年以上观察,多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结论:通过颌骨腔内刮除、开放减压综合治疗角化囊性瘤,较好地解决了其术后易复发的问题,达到完整保存颌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肾滑膜肉瘤及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滑膜肉瘤(primary renal synovial sarcoma,PRSS)及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RSS的临床、影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以及术后随访资料,结合文献探讨PRSS及其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像学征象与临床和病理表现间的关系。结果 CT像上呈不均匀强化的囊实性肿物,大小约10.7 cm×12.3 cm×15.5 cm,肿块外缘可见出血;腰大肌受累;腹膜后未见淋巴结,双肺未发现转移病灶。超声探及右肾回声不均包块,边界略清,内中强回声和多发囊性回声区,多分隔,肿瘤内"星点"状血流信号。镜下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排列,细胞异型,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波形蛋白(Vimentin)、CD99、癌基因(Bcl-2)阳性,细胞角蛋白(CK)阴性。术后随访出现局部复发及肺转移,术8个月后死亡。结论 PRS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需依靠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SYT-SSX融合基因检测。CT在诊断肿瘤良恶性、肿瘤分期和随访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非传染性、疼痛、毁形、致残的炎症性皮肤病,常累及皮肤和关节,影响着全世界6 000多万成人和儿童,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法根治,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负担。中医认为银屑病血热证最为常见,临床研究已证实清热凉血类方剂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机制研究也证实清热凉血类方剂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影响HaCaT细胞增殖分化、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血管增生等,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文章系统梳理清热凉血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