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肠病毒感染重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只能采取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特别是探索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小儿肠病毒感染重症当属中医“暑温”,即前人所谓:“暑温夹疠”、“诸温夹毒”之范畴,采用清心化痰、开窍熄风、益气救阴固脱,或益气回阳固脱等法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脑化中医舌诊系统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诊断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辨证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依据,依四诊合参原则,综合各类讯息,加以分析归纳,达到审查病因、辨明病态、阐述病机、确定治疗原则,以及判断预后转归等之目的,即为“辨证”,其中舌诊是中医望诊中重要项目,舌头是反应身体内状态的镜子,脏腑病...  相似文献   
3.
针刺三间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外上髁炎经常被称为网球肘或是家庭主妇肘,是引起肘关节周围病变最常见的原因,其导因是手腕和前臂伸肌的过度活动或出力不当,而使得位于肱骨外上髁的伸腕桡侧短肌的肌腱起点发生损伤和发炎,西医治疗常使用消炎止痛剂或在局部注射激素和麻醉剂,但是效果无法持久。笔者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于门诊采用三间穴治疗本病4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丹参对马兜铃酸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丹参对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以95%DMEM培养液加5%小牛血清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和马兜铃酸,采用MTT法来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存活以及生长的状况;用碘化丙啶(PI)染色方法确认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马兜铃酸浓度超过10 mg/ml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力显著抑制(P<0.05).以丹参3.0、15、30、60 mg/ml处理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再加入AA(10 mg/ml浓度),则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力明显增加,且随着丹参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愈趋明显(P<0.01),丹参明显抑制AA所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P<0.01).结论:丹参(3.0、15、30、60 mg/ml)通过减少马兜铃酸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可明显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且其作用随着丹参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5.
民国肇始,中医被排除于政府体制之外,台湾的中西医结合,直到1958年之后,才有了实际的进展.私立中国医药学院之创设,被视为台湾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里程碑.在中西医双轨并行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们对于两种医学知识都有了实际的认知,但“结合”上仍有许多不足.初期的医学系实际上是中西医双主修.恽子愉是此时期培养出的代表性医家.1980年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成立之后,中西医学在临床上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结合才真正开始.该院成立30多年来,从“中西合作医院”到“中西合作医疗中心”,再到“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机构的层级逐渐下降,而同时期台湾各公私立教学医院设立中医部门越来越普遍,其中的中西医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透过会诊及研究工作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中医闻诊主要以患者的声音作为诊断依据,但此传统辨证方式缺乏客观记录,亦无法量化评估。本项研究以鼻窦炎患者为例,探讨痰证之闻诊见证,利用现代化之语音分析技术,分析患者之音声,并与非痰证者之音声比较,以探讨其差异。由耳鼻喉科门诊筛选鼻窦炎且符合痰证标准者82人(女性30人,男性52人)为痰证组;另外于健康检查门诊筛选无耳鼻喉疾病且未符合痰证标准者60人(女性30人,男性30人)为对照组。测试对象在隔音室发/a/及/m/二音,撷取开始发音第1秒后至第4秒前之音声,并以10项音声共鸣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患者与对照组间,共有4项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则有11项。由此推测:鼻窦炎应会影响音声之品质,原因可能与其改变声道形态有关。另以Fisher’s线性判别函数与逐步判别分析方式,求得痰证之判别函数,在女性患者之正确率为66.7%,男性则为91.5%。鼻窦炎之诊断一般需以X光或计算机断层检查来确立,若能使用音声分析之方式辅助诊断,可减少辐射线之暴露,本项研究结果应能提供医师作为诊断鼻窦炎之参考。鼻窦炎只是痰证之一例,其它疾病痰证之音声,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清初汤若望改历对运气学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运气学说与历法的运算有密切关系,而中国历代的改历,又以清初汤若望的变革最为特殊。选择此事件来探讨改历对运气学说的影响,会发现原本在天文学界争议最大的觜参顺序问题,对运气学说几乎是毫无影响,而其时刻制和节气的变革,只会让运气学说的历算更精确。  相似文献   
8.
中医病机"机"字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实践于临床的重要方法.在"证"的研究发展历程中,曾被诠解为"证候"、"证据"、"症状"、"病机"、"病"和"证型"等不同概念,各家见仁见智[1].梁氏[2]指出:"病机与证是两个同位语."而方氏直指辨证论治的涵义即是"在中医学整体观的思想及藏象学说的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病机分析",确有其道理[3].所以理清"病机"的涵义及古今意义变迁,显得格外重要.一般习惯将病"机"解为疾病的"机转"、"机理"、"机制",义同西医学所谓"mechanism".但这是否为"病机"之真义,还是"以西证中"的误解?中医的"病机"是否有另一层更深的涵义,实有必要作进一步考察与探研.  相似文献   
9.
白芷芦荟凝胶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芷芦荟凝胶对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疗效。方法:将14名接受放射线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给予外用白芷芦荟凝胶和类固醇药膏防治放射性皮肤炎;对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炎的损伤程度以及患者痛、痒感觉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严重度无明显差异,中药组患者的疼痛和瘙痒程度与西药组相比较有减轻的趋势。结论:白芷芦荟凝胶具有一定的改善急性放射性皮肤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