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肾性蛋白尿之病机本质为风湿瘀之实邪作祟,袭肺碍脾扰肾,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失常,清浊失序,水谷精微不循常道。虽呈谷精外漏之虚象,然其虚非为正虚,乃由邪气困正而成,邪气郁结于内,脏腑功能难复。治疗当注重审证求因以祛邪,邪困得解则脏腑功能复常,清升浊降,精微不泄,以“通”法治“通”疾,看似为“通”,实则为“止”。故秉通因通用为治疗大法,根据不同病邪,分别施用宣散外风、搜剔伏风、淡渗利湿、导利湿热、水血并调、化瘀通络之法。祛邪为要,以通为固,对于病久伤正者,并行通补之法,不使正伤邪进。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水邪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根据水邪所在部位及其症状的不同而大致将其分为“湿邪、痰饮、水气”三种。此三者有着各自的特点,作者通过对三种水邪病因病机、症状表现以及治法方药的归纳,总结出其各自的辨证要点,以期为临床辨治水邪类病证提供相应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