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9年8月,粤西某地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短短几天时间,共有202人发病。疫情发生后,我们迅速采取了有效地应对措施,2周内完全控制了疫情,发热患者全部治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疫情发生经过和特点1.1疫情发生经过从2009年8月25日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自动递增刺激记录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运动单位估数 (motorunitnumberestimation ,MUNE)正常值并研究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和该技术的重复性。方法 :用自动递增刺激记录技术估测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运动单位数 ,检测无神经肌肉病变的正常人 6 0名 ,年龄 2 0~ 88岁 ,平均 5 0 33± 2 0 81岁。结果 :①正常人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MUNE为 30 0± 83个 ,三个年龄组的MUNE分别为 35 3± 6 3个 (2 0~ 39岁 )、32 2± 5 4个 (4 0~ 5 9岁 )、2 16± 5 9个 (6 0~ 88岁 ) ;②正常人大鱼际肌MUNE与年龄呈负相关 ,与性别无关 ,6 0岁以上组大鱼际肌MUNE比 6 0岁以下各组明显减少 (P <0 0 0 1) ;③大鱼际肌MUNE重复性实验两次检查值相差不显著 (P =0 3)。结论 :自动递增刺激记录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MUNE为 30 0± 83个 ,随年龄的增大持续性下降 ,特别在 6 0岁后运动单位数下降明显 ,运动单位估数应考虑年龄因素。大鱼际肌MUNE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ALAC)及芬太尼对布比卡因MLAC的影响。方法:将择期盆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0例,采用序贯试验法分别应用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术后硬膜外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采用Dixon公式计算MLAC。结果: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MLAC为0.064%,95%可信区间0.055%~0.072%;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的MLAC为0.041%,95%可信区间0.033%~0.048%。结论:复合芬太尼可以降低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MLAC。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MLAC的确定有利于提高术后硬膜外镇痛质量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南海官兵驻岛礁前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南海官兵驻礁前后和下礁2月后内分泌激素变化的研究,分析对官兵身体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08-07~10月守礁官兵158名,年龄在19~40岁之间,经医院全面体检身体合格。对守礁官兵守礁前、守礁后、下礁2个月后进行促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 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泌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ROG)、睾酮(testosterone,T)、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 m-ulating hormone,TSH)、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胃泌素(gastrin,GAS)、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肾上腺髓质激素(adrenal medullary hormone,ADM)测定。结果驻岛官兵守礁后与守礁前相比,FSH、LH、GAS显著降低(P〈0.01或P〈0.05),T、ANP、NT、ADM显著升高(P〈0.01或P〈0.05),E2、PROG、PRL、TSH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礁2个月后与守礁前相比11种内分泌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驻岛礁官兵部分内分泌激素发生显著改变,对驻岛官兵的身体、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但下礁2月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不会造成长久的激素紊乱。  相似文献   
5.
6.
针对联勤体制下军队中心医院远航卫勤保障难点,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保障力生成,围绕弱点、聚焦难点,创新理念,优化机制,积极构建海上卫勤保障方法体系:通过前期上舰考察调研、预先情况想定、横向协调沟通等一系列方法举措,系统了解舰队需求,进而科学拟制训练计划,合理筹备保障药械;通过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推行进度表管理,明确人员职责归属和任务时间节点,实现保障行为的全程可视化管理;依托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填补保障需求、保障活动之间的时间断层和地域间隔,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共享,保障活动实时可控,提升医院遂行海上卫勤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南海官兵所生活岛礁的甲、乙、丙和戊型肝炎病毒分布情况。评估感染风险度,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1)上礁前,采集158名将上岛守礁官兵血清样本,进行常规肝炎病毒检测。(2)无菌采集上述158名上岛礁3个月后官兵的血液样本和礁上物体表面生理盐水样本390份,共548份。收集后保存于-20℃冰柜中,立即随补给船送回实验室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和甲、丙、戊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结果 (1)158名守礁官兵上礁前检出血清甲肝抗体(lgG)阳性5人(3.1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和戊型肝炎抗体检测均为阴性。(2)上礁3个月以后,158份血清样本检出甲肝抗体阳性7份(4.43%),其中lgG阳性5份,lgM阳性2份(甲肝RNA为阳性);乙肝DNA检测有2份阳性(1.27%)。丙肝和戊型肝炎病毒RNA均为阴性。390份礁上的物体表面样本:检出甲、丙、戊肝病毒RNA阳性分别为24份(6.15%)、3份(0.77%)、2份(0.51%);乙肝病毒DNA阳性5份(1.28%)。结论守礁官兵所驻岛礁生活环境中存在甲、乙、丙、戊肝传染源,卫生部门要提高认识,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培养官兵良好的生活习惯,切断传染途径,预防守礁官兵病毒性肝炎传播和流行,并制定相应的病毒性肝炎流行治疗预案,配备治疗药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2009年中国南方某单位一起新型甲型H1N1流感暴发,分析控制疫情成功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探讨未来应对重大传染病流行的对策。方法疫情暴发经过;紧急启动疫情控制组;realtime RT-PCR法进行新型流感H1N1病毒核酸测定;控制措施:发热患者隔离救治,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服药,流行病学调查,住房及驻地周围消毒,健康防病知识宣教,心理恐慌治疗等。结果经12d成功控制暴发性流感疫情,202例发热患者治愈,保证友邻各单位的施工顺利完成。结论及时的报告、高效有力的指挥和各部通力的合作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建立和完善高素质的传染病防治队伍是及时诊治和治愈病情的保证;制订合理长途转运、科学管理和演练计划是防止疫情发生和复燃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兴禄 《人民军医》2005,48(8):479-481
麻醉医师对吸入麻醉药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一种吸入麻醉药效力的衡量指标)及局麻药最低麻醉浓度(在一定时间内阻滞神经纤维冲动传导所需的最低浓度)的概念及意义已非常熟悉,后者反映了不同局麻药的相对麻醉性能,但多数麻醉科医师对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仍十分陌生。以下就5种常用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大黄对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和胃肠粘膜内pH(pHi)值作为评估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和脓毒症患者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的指标。结果 动物实验显示 :失血性休克大鼠尽管予以充分复苏 ,但胃肠粘膜的血流量仅是对照组的一半 ,给予大黄治疗 (5 0mg/kg)后 ,胃肠粘膜的血流量接近正常对照组 (P <0 0 1VS休克组 )。此外正常大鼠喂服大黄后胃肠粘膜的血流量显著提高 (P <0 0 1VS正常对照组 )。临床研究显示 :脓毒症患者胃和直肠粘膜内pH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 ,其pHi显著低于非MODS患者 (P <0 0 0 1VS治疗前 )。另外 ,大黄对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有效率达 73%。结论 大黄能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和危重症患者胃肠粘膜内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