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白塞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分布,以提高白塞病的中医证治认识。方法:收集2002年至2013年上海龙华医院83例住院白塞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地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指标及中医证候信息。结果:83例白塞病的临床特征:口腔溃疡82例(98.8%)、生殖器溃疡21例(25.3%)、肛周溃疡4例(4.8%),关节肿痛22例(26.5%),皮疹39例(46.99%),眼部病变25例(30.1%),血管病变3例(3.6%),消化系统病变14例(16.9%),血液系统病变2例(2.4%),神经系统病变1例(1.2%),泌尿系统病变(附睾炎)1例(1.2%)。83例白塞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肝脾湿热证10例(12.05%),热毒蕴结证16例(19.28%),阴虚热毒证23例(27.71%),脾肾阳虚证10例(12.05%),气虚瘀毒证24例(28.92%)。83例白塞病患者中热毒蕴结证、肝脾湿热证型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其他三种证型组(P0.05);脾肾阳虚证型组CD4+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低于其余四组(P0.05)。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复杂,常累及多系统,以眼部病变、消化道病变为多见;中医证型分布,气虚瘀毒证、阴虚热毒证略高于其他证型,且在病程超过3年的患者中有虚证要素者更多,因此治疗时注重扶正;反映"邪实"的证型炎性指标ESR、CRP水平较"正虚邪实""正虚"的证型为高,单纯"正虚"(脾肾阳虚)证型CD4+T细胞亚群水平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气虚瘀毒证白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50 mg/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内服中药益气解毒祛瘀方。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口腔溃疡发作频次、口腔溃疡间歇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5.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口腔溃疡发作情况、炎性指标ESR、CR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口腔溃疡间歇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ES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35%(P0.05)。结论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白塞病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血沉及延长口腔溃疡间歇时间,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