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因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肠道的炎症性水肿、溃疡以及出血病变。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为主,粘液便、便秘或腹泻交替。病情轻重不一,呈反复发作。20%~30%重症慢性结肠炎患者最终需行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接受4种手术:①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②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③控制性回肠造口术;④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1]。目前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是国内急重症结肠炎患者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是手术效果较为  相似文献   
2.
临时起搏器下行ERCP+胆总管取石1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我们成功为1例胆总管结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血压病3级的患者进行了临时起搏器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取石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我们成功为1例胆总管结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血压病3级的患者进行了临时起搏器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取石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临床用于输液的抗生素不断增加和更新,但是有些药物的配伍在现有的配伍禁忌表中没有标明。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注射用奥硝唑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梁云  陆群  江华  魏建红 《全科护理》2020,18(6):767-768
正近年提出的隐匿性肝性脑病(c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CHE)属于早期肝性脑病[1]。CHE无临床可识别的早期征象,只能依靠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检测来发现,故诊断较为困难。虽然CHE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却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2-4],病人操作能力和应急能力降低,有发生各种事故的隐患。我院于2017年11月27日收治1例肝性脑病病人,经降血氨、保肝等治疗后病人病情好转,2017年12月8日出院。2017年12月8日病人于早餐后外出失联,经警方协作12月9日21:00在距离医院7~8km某农贸市场找到,病人已意识不清,双下肢水肿,予再次收治入我科继续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和精细化护理后病人于11d后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例Ⅲ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利福平治疗法.两组在性别、年龄、压疮分期,压疮面积大小及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同伴教育对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护士予常规的在院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同伴教育。分别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和生活方式依从性问卷来评价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依从性,在干预后第3个月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同伴教育能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炎症性肠病的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来本院就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都按照医嘱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分(HADS A)、抑郁自评分(HADS D)、对腹痛腹泻的耐受情况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HADS A、HADS D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患者对腹痛腹泻的耐受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都要比对照组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疾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提高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法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科溃疡性结肠炎需接受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良组A组和改良组B组,分别应用常规法、部分改良法及改良法进行保留灌肠;部分改良法应用滴注法替换常规推注法,改良法除采用滴注法,同时在输液器末端套夹输液恒温器;观察三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时间.结果 改良组B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时间较常规组及改良组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7).改良组A组较常规组无统计学差异(P=0.477〉0.017).结论 通过输液器末端套夹输液恒温器、应用滴注法,对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改良,较常规法保留灌肠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