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参对小儿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既能补虚疗疾,又能强身延寿。世人已将其列为家庭常备补品。随着参制剂的滥用,临床上也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尤以小儿反应突出。现将笔者收集的29例人参引起小儿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综合分析。本组29例:  相似文献   
2.
尿液MCV及RDW鉴别血尿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8年我们应用CoulterMD-型血细胞分析仪对64例肾小球和非肾小球疾病血尿患者尿液的平均RBC容积(MCV)及RBC容积分布宽度(RDW)测定,以探讨其在血尿鉴别诊断上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64例血尿患者,肾小球疾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  相似文献   
3.
PPD 与抗结核抗体均为肺结核诊断的辅助指标。笔者总结了86例肺结核病人 PPD 与抗结核抗体检测的结果,以比较其在肺结核诊断中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均为诊断明确的肺结核病人,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在18岁~64岁,平均40.5岁。其  相似文献   
4.
了解临床分离的84株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其中MRSA40株(占77%),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32株,其中MRSCoN21株(占66%)。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率低于5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临床对葡萄球菌进行耐药监测有助抗生素的选用,万古霉素可作为葡萄球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背肌反应物注药防治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海燕  吴海鹏 《新中医》2002,34(10):25-26
目的:观察背肌反应物注药对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RRTI)的防治作用。方法:68例RRTI患儿采用背肌反应物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并与左旋咪唑治疗51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背肌反应物注药防治RRTI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项丛五针治疗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项丛五针对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患,采用项丛五针治疗为主。结果:真性延髓麻痹与假性延髓麻痹的有效率为90.9%(10/11)和93.3%。结论:项丛五针可以作为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鉴定及药敏情况,以利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诊断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Uu和Mh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9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检测.结果:97例患者中单纯Uu阳性50例,Mh阳性5例,混合感染1例.其药敏试果以交沙霉素、司帕沙星、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敏感性较好.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鉴定和药敏测定有助于明确病原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应用API20NE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应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1年版标准操作并判定结果.结果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余类别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不同程度地有所降低.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产酶菌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准确、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10.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属于壮医学“核尹”范畴,本文从中医及壮医学两个方面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基于壮医经筋理论“筋急则痛”,提出采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壮医经筋推拿+壮医火针+拔火罐)治疗本病。经临床案例诊治分析,认为在对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以“松筋肉,消筋结,通筋路,解筋急”为治疗原则的壮医经筋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