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异位肝为临床罕见病变,国内外文献报道极少.常无临床症状。现将我院经皮胸部活检穿刺病理证实胸腔异位肝叶病例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莪术油对动脉损伤大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导管损伤模型,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再狭窄病灶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对假手术组、莪术油组和模型组共25只大鼠进行研究。【结果】术后 14d,模型组出现血管内膜增厚及新生内膜面积增大,管腔面积和内、外弹力板周长缩小,与假手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莪术油组最大内膜厚度及新生内膜面积比模型组减少,而管腔面积和内、外弹力板周长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莪术油可抑制大鼠损伤动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构,有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腑益气法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的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通腑益气法及所组方药对全身炎症反应的调控及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和中药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前1d高、低剂量组分别按60g/kg、30g/kg剂量连续给药2次,空白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后第2天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参照文献方法造模,12h后取血清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含量,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TNF-α与NO水平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能降低血清TNF-α与N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未显示明显量效关系。【结论】通腑益气法所组方药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与NO水平,抑制全身炎症反应,进而产生防治MODS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热厥的本质应为现代医学中脓毒症休克,二者皆由外界致病因素引起,均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急危重症。"厥应下之"论述了热厥的治疗应以清热或攻下为主。脓毒症休克病因病机复杂,临证应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若伴见阳明腑实证,治宜攻下,方以小承气汤内泄肠腑热结、外解厥阴气滞;若腑实未见,而是无形邪热内郁,阳气郁遏不能通达四肢,治以白虎汤甘寒清热,则里热得清、阳气得通,厥证可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索在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时与NTM肺病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2016年4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成功检出NTM的28例肺结核患者资料,追踪记录患者病例资料中临床、影像和微生物学资料,评估患者合并NTM肺病的可能性。结果 28例患者分离出的NTM均为脓肿分枝杆菌。17例患者痰培养和/或分子生物学仅成功检测出1次脓肿分枝杆菌,8例患者在痰中分离到脓肿分枝杆菌2次以上,3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培养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脓肿分枝杆菌1次。参照NTM肺病诊断标准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不符合NTM肺病诊断标准。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分离出的NTM菌株一般不致病。  相似文献   
7.
探讨莪术油对血管成形术后Ⅰ、Ⅲ型胶原的抑制作用 ,本文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导管损伤模型 ,用苦味酸天狼猩红一偏振光显示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 ,对 3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莪术油组 )共 2 5只大鼠血管损伤处的Ⅰ、Ⅲ型胶原排列、分布和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 14天 ,模型组血管外膜可见大量Ⅰ、Ⅲ型胶原积聚和紊乱排列 ,含量测定也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莪术油与假手术组胶原的改变两者相近。结果提示 ,莪术油抑制Ⅰ、Ⅲ型胶原生成 ,有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黄连解毒汤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ICR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又分为造模后24h和48h两个时间点检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混悬液,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造模同日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次/d,持续至实验结束。于造模24h、48h进行小鼠行为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 Bp65(NF-κBp65)、Toll样受体4(TLR4)m RNA转录水平变化,光镜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构。结果: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指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黄连解毒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NF-κBp65、TLR4 m RNA转录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组NF-κBp65(24h、48h)、TLR4 m RNA(48h)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48h时点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24h时点,以中、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P0.01)。病理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以中剂量组损伤程度最轻。结论:黄连解毒汤能够明显改善脓毒症小鼠的肺损伤,且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通路来实现的,治疗最佳剂量确定为中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携带抗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和抗小鼠CD3分子的双特异性抗体溶瘤痘病毒(rVVDD BiTE.FAP),并体外检测该病毒对过表达FAP小鼠肺癌细胞株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PF17R启动子调控的BiTE-FAP基因和PSEL启动子调控的DsRed基因克隆入缺失痘苗生长因子(vaccinia growth factor,VGF)基因的vSC20亲本病毒TK基因处,经软琼脂空斑筛选获得VGF和TK双基因缺失的重组溶瘤痘病毒rVVDD BiTE.FAP。采用空斑计数法比较重组溶瘤病毒和亲本病毒vSC20在小鼠肺癌细胞株中的复制能力;采用MTS法检测重组溶瘤病毒rVVDD BiTE.FAP和rVVDD GFP对小鼠肺癌LLC细胞株的抑制效果,并用MTS、LDH实验进一步检测溶瘤病毒和小鼠脾脏T细胞对靶细胞的协同杀伤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 2和IFN γ的表达。结果: 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和软琼脂空斑法筛选获得rVVDD-BiTE.FAP重组溶瘤痘病毒。rVVDD-BiTE.FAP与亲本病毒具有同等复制能力;小鼠T细胞能够增强rVVDD-BiTE.FAP抗肿瘤效果。结论: rVVDD-BiTE.FAP具有高效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