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为摸清奈曼旗教师队伍乙型肝炎免疫水平及流行状态,为今后开展成人乙肝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全旗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在1 543人中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有67人,占总人数的4.34%,表面抗体(HBsAb)阳性的555人,占总人数的39.97%,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的771人,占总人数的49.97%。调查人群的乙肝感染率为50.03%(即五项指标中任何一项阳性的相加)。结论我旗中小学教师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尚未受到感染的免疫空白人群,如使这部分人群能及时得到乙肝疫苗免疫预防是降低成人乙肝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科1983年以来收治的60岁以上的253例老年人急腹症进行分析总结,以引起对老年人外科疾病的进一步重视,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53例中男137例,女116倒;年龄60~84岁,平均72岁,60~64岁53例,65~69岁133例,70~74岁63例,75~79岁12例,80~84岁2例。258例中,胆囊炎,胆石症99例;急性阑尾炎54例,其中阑尾穿孔性腹膜炎14例;急性胰腺炎46例;肠梗阻36例;溃疡病上消化道穿孔1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甲肝流行期间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因素及流行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疫区范围内所有暴露人群进行了甲型肝炎IgM、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发病年龄后移,人群HAV-IgG抗体率低下。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组间HAV-IgG构成比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确立布病综合示范区以来布病防空效果.方法 对2005年人间布病回升以来常规和确立布病综合示范区后监测结果进行数理统计.结果 确立布病综合示范区以后人间布病发病率显著下降.结论 确立人间布病综合示范区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建议在有布病流行地区推广布病综合示范区管理模式,以缩短流行周期,最终达到消除布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病例报告患者,女,43岁,1985年4月17日因左上腹部疼痛来本院就诊。该患于入院前2小时无何诱因突然感觉左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随即觉头晕,乏力,冷汗。否认既住病史及近期外伤史。检查:贫血外观,表情淡漠,Bp70/50mmHg,P120/分,皮肤湿冷。腹部稍膨满,全腹有腹膜刺激征,以左上腹部为重,腹部未扪及包块。左下腹部穿刺吸出1ml不凝固新鲜血液。实验室检查:Hb80%,WBC17,900/mm~3,核左移。诊断:腹痛、血腹原因待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奈曼旗恶性肿瘤发病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奈曼旗2012年全年发病并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奈曼旗恶性肿瘤总发病率为198.94/10万,其中男性244.66/10万,女性1.83/10万。结论食管癌、肺癌、肝癌、胃癌、女性子宫颈癌、乳腺癌是威胁奈曼旗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作为肿瘤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阔筋膜张肌结核,在临床上非常罕见。现仅于1986年王学顺等报告1例。我院于1987年10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26岁,工人。该患以右髋关节疼痛1年,右臀部肿胀半年,于1987年7月3日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奈曼旗2014年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为综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供建议.方法 对奈曼旗2014年居民死亡资料,按照ICD-10进行死因归类,用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奈曼旗网络报告粗死亡率5.7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74.916,P<0.05),2014年奈曼旗居民死因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全人群死因的93.96%.男女死亡比1.47:1,婴儿死亡率和>15岁年龄组死亡率较高,>45岁上升趋势明显加剧.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是奈曼旗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大力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对2009年奈曼旗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为今后麻疹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麻疹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全年共上报实验室诊断病例148例,临床诊断病例12例。分布在全旗所有苏木镇,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集中在0~14周岁,不足初免月龄者发病占有一定的比例(33.98%)。结论婴儿胎传抗体过早消失,儿童含麻疹类疫苗接种不及时接种率低,成人麻疹抗体水平低是本次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