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患儿,女,第一胎,足月分娩,早破水。于1985年12月2日中午胎儿娩出后,发生青紫窒息。在复苏抢救过程中,因室温太低(零下10℃左右),曾用不烫手的温热水浸浴约5分钟。复苏后用包被包裹。从此以后婴儿一直啼哭,至下午四时打开包被更换尿布时,发现患儿双手起白色透明水泡,双上肢、背、臀部皮肤潮红。当地卫生院怀疑新生儿硬皮症,为此曾先后到几家医院就诊,均未明确诊断。1985年12月5日转我院就诊,经儿科排除儿科疾患之后,烧伤科门诊拟新生儿重度烧伤急诊收住院。体检:体温37℃,脉搏162次\分,发育正常,健康皮肤,粘膜呈现生理性黄疸,心肺听诊无异常。两侧手,上肢及背、臀部皮肤,均呈现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冯玲教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2月—2022年6月就诊于冯玲教授门诊的有效心房颤动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别从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图分析和聚类分析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临床验案157个,有效处方157首,涉及中药136味。用药频次≥35次的中药有20味,占药物总频次的67.51%,其中甘松、丹参、檀香、炒酸枣仁的频次较高(≥140次)。四气以寒温为主,平性次之;五味以甘苦居多,辛味次之。归经以入心、胃、肺、肝经为主。药物功效分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活血祛痰药、安神药等10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个关联药组(支持度≥104,置信度=1),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类方。结论:冯玲教授辨治阵发性心房颤动调脉安神并重,认为血脉不利(气阴两虚、痰瘀痹阻),神不守舍(神无所归、魂无所主)为核心病机,治以益气滋阴充脉、理气祛痰化瘀、养神平肝定悸为法,重视补宗气、畅气血,强调“心胃”同治、辛苦合用。  相似文献   
3.
心主血脉、主藏神,为形神并重之脏.《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心悸的证治体现了形神同调的思想.从调形的角度而言,仲景以调形为先,将心悸的主要病理因素归为水饮和痰浊,治疗上以蠲饮涤痰为法,形和则神昌;从调神的角度而言,仲景以调神为上,善用桂枝配甘草以辛甘化阳、养心安神,因其既可平冲悸以调神,亦可通血脉以调形,神安则形全.从形神同...  相似文献   
4.
介绍袁军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临证经验.袁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热、风湿、水湿(湿热)、瘀血.并提出了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五脏同治和气血水同治的治则思想,在控制病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冯玲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冯玲教授门诊有效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用药规律。使用“处方聚类分析”模块,运用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的方法挖掘核心处方。结果 共收集有效处方1 151首,涉及中药225味。用药频次≥467的中药有10味,其中黄芪、檀香、桑白皮的频次最高。四气中以寒、温为主,平次之;五味以甘、辛居多,苦次之。归经以入脾、肺、心经为主。药物功效分为理气、补虚、利水渗湿、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等17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8个关联药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8个核心类方,核心方剂组成为黄芪、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猪苓、丹参、檀香、木香。结论 冯玲教授辨治慢性心衰以气虚血瘀水停为核心病机,治以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为法,“脾肺心”同治,甘辛苦合用。  相似文献   
6.
心为形神统一之脏,形神协调是心发挥生理功能的基础。阵发性房颤的发病多与形神失调相关,其发作以心形为基础,常伴发心神之改变,心神之变可诱发加重房颤。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当形神并重,患者当保形守神,以养其身,医家当重视治形调神,发与未发,治各不同,总以形神同调为总则。临床根据形神统一理论创制定颤颗粒,具有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利水强心方对于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规范西药治疗,试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水强心方,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评估两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minor axis shorted rate,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指数、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积分、西药停减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西药使用情况、LVEF、FS、NT-proBN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LVED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