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桑叶钩藤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抽动障碍(T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T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桑叶钩藤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和各项抽动症状评分(包括抽动的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及对正常行为的干扰等)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83.3%(25/3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各观察时点,2组患儿的中医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各观察时点,2组患儿的YG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而对照组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组间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YGT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YGT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的抽动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和对正常行为的干扰等各项抽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患儿出现嗜睡、头晕等不适,观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桑叶钩藤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TD患儿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盐酸硫必利片。  相似文献   
3.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论是感染期或恢复期,都存在气虚、卫表不固、营卫不和、肺虚、肺脾两虚、脾肾两虚或本虚标实等病机或临床表现,益肺健脾补肾,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截断复发是治疗目的 .鉴于本病绵反复,病情演化较为复杂,表里虚实,常浑然存于一体.补益并不容易,当慎辨表里虚实,权衡轻重缓急,以免动手便错,而犯虚虚实实之戒.  相似文献   
4.
余德钊 《新中医》2006,38(4):40-41
目的:观察小儿清咽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12服利巴韦林颗粒和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清咽颗粒(由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玄参、薄荷、升麻、石膏、陈皮、甘草等组成)治疗。2组疗程均为5天。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6%,对照组为70.8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儿清咽颗粒对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膳食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疳证在现代社会中有所增加并以新的证候出现。其病因病机多种多样,与古代认识迥异;加之,结合现代医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营养障碍、微量元素缺乏和寄生虫病等相关疾病研究,疳证的治法方药日渐成熟。区别古今异同,从对疾病的认识、病因病机的差异与联系以及"脾阴不足"新论入手,治以滋阴濡脾为法,方循三才封髓丹加减,探讨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思路与治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余德钊 《新中医》1997,29(6):5-7
本文从中医学院角度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分析造成“娇肺遭伤不易愈”的多种因素,指出该病虽以肺脾气虚为发病根本,但外邪侵袭肺系,痰邪交错是发病时的主要矛盾。提出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彻底的祛邪除痰,邪去痰净后方可补益。但补勿滋腻,补莫太过,以启动肺脾二脏功能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桑菊合剂治疗风热犯肺型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门诊的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观察组口服大桑菊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两组患儿退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00%,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听诊湿啰音消失、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桑菊合剂治疗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苏神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HP相关性胃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苏神方治疗。2组均治疗21 d。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进行总体评价。检测2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水平。停药后3个月随访,观察2组患儿HP转阴率与症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 0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 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胃脘疼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饥不欲食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前后IL-6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是,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2组患儿治疗前后IL-10差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儿HP转阴率为92. 00%(46/50),对照组则为74. 00%(37/50),2组HP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此外,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6. 00%(3/50),对照组患儿则为24. 00%(12/5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苏神方能够有效改善HP相关性胃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抑制HP作用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复发率,其作用与减少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冲穴点刺采血作为血常规末梢取血部位的可行性,及其对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无名指末梢取血检查血常规,观察组选取中冲穴作为血常规末梢取血检查部位,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3天后静脉取血检测血常规、肝功能、降钙素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01)。治疗前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差值、中性粒细胞差值以及降钙素原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选取中冲穴为检查部位,安全可靠,且具有缓解发热、烦躁等症状,改善炎症的临床效果,可作为目前血常规检查末梢取血的可行部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泻痢合剂治疗小儿泄泻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德钊 《新中医》2004,36(6):14-15
目的:观察泻痢合剂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泄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泻痢合剂(由白头翁、火炭母、紫苏叶、神曲、救必应、苍术、秦皮、白豆蔻等组成)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思密达。2组均以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7.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泻痢合剂针对小儿泄泻复杂的病因病理特点,寒温并用,清涩结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