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张宁教授继承吕仁和教授思想,以“消渴病痹痿病”为该病中医病名。张教授临床将该病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即麻木为主期、中期即疼痛为主期,晚期为肌肉萎缩期。早期主治以益气养阴,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物汤为基础方;中期主治以补益肝肾、疏肝理气止痛,常用方为知柏地黄汤、柴胡疏肝散、一贯煎;晚期主治以健脾补肾、清热除痰利湿,常选知柏地黄汤、四妙丸、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中,活血通络贯穿全程,补血活血并举,养血滋阴同用,并重视患者的情志变化,灵活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频治疗仪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肝郁脾虚型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的60例肝郁脾虚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低频治疗仪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低频治疗仪治疗。通过使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量表、WPI及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抑郁等主要症状和体征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 7%显著优于对照组70. 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McGill评分各项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治疗后治疗组McGill评分各项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两组WPI、SS、FS评分各项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治疗后治疗组SS、FS评分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治疗组HAMD-17项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治疗后治疗组HAMD-17项评分和减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低频治疗仪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肝郁脾虚型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肾脏疾病起病隐匿,临床常以水肿为突出表现,属于中医学“水肿病”“水气病”范畴。由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或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肾脏不能正常代谢水液,而在组织疏松部位出现水肿,尤以眼睑及双下肢为重,严重者波及全身,并发胸水及腹水[1]。临床治疗本病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合理诊断病情及肾脏疾病病理类型以选用利尿剂,并积极治疗原发病,选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补充人血白蛋白改善血浆渗透压减轻水肿。但利尿剂的频繁使用会导致利尿剂抵抗的发生[2]。中医药在肾性水肿的诊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3]。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临床常见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张宁教授临证治疗痛风时中西汇参,以"泄浊"为核心,针对其代谢障碍、炎症反应、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滑膜增生等病理变化,提出治疗痛风从理气、利湿、清热、通腑、化瘀、扶正六个方面入手的"泄浊六法",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并发胃肠道症状在临床中尤为常见,其中腹泻症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慢性肾衰腹泻症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通常随慢性肾衰病情的进展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西医认为本病与胃肠激素分泌失调有密切关系,而中医从“脾肾阳虚”“肾胃相关”等病因病机出发,对慢性肾衰腹泻症亦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总结出“温阳益气”的治法,在临床治疗中更具特色和优势。文章分别从中西医对慢性肾衰腹泻症的认识、温阳益气治法的内涵及临床病案举隅方面,以多角度、多层次详细阐释“温阳益气”法在慢性肾衰腹泻症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