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
目的 为南海产丰富的芋螺生物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为从毒液中发现和寻找新型活性强、选择性好的阻断α4β2 nAChR的芋螺毒素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对五种南海常见芋螺(豹芋螺、黑芋螺、玉女芋螺、信号芋螺、和帝王芋螺)的毒液进行提取、分段,并采用双电极电压膜片钳技术测定了五种毒液各个组分对α4β2 nAChR和α3β2 nAChR的阻断活性。结果 豹芋螺、黑芋螺、信号芋螺和帝王芋螺这四种芋螺毒液的部分组分表现出较好的α4β2 nAChR阻断活性,同时也对α3β2 nAChR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豹芋螺大部分组分和黑芋螺毒液Mar-2组分对α4β2 nAChR有明显的阻断作用,阻断率分别高达40 %以上和73.6%,且这些组分未对α3β2 nAChR表现出阻断作用或作用很弱,即对α4β2 nAChR有良好活性且相比于α3β2 nAChR对α4β2 nAChR有较好的选择性。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对豹芋螺粗毒组分进行活性跟踪的分离纯化,为获得豹芋螺来源的新型芋螺毒素并阐明其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寻找选择性阻断α4β2 nAChR的新型芋螺毒素指明了研究方向,为深入开发利用南海产芋螺生物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芋螺毒素是一类结构多样、数量庞大的海洋药源宝库。研究前期从织锦芋螺毒液中发现的芋螺毒素Tx3h,它的的结构和功能未见报道。方法 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法(SPPS)人工合成了Tx3h的线性肽,采用一步氧化法对线性肽进行氧化折叠,获得了Tx3h的两个二硫键连接不同的折叠肽异构体(Tx3h-a和Tx3h-b),并对其氧化折叠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部分还原及烷基化反应,结合MALDI-TOF-MS/MS分析,鉴定了Tx3h-a和Tx3h-b的二硫键连接方式。采用双电极电压膜片钳技术测试了Tx3h-a和Tx3h-b对α4β2和α3β2 nAChRs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氧化折叠条件的优化,Tx3h-a和Tx3h-b的产率分别从7.5 %和9.3 %提高到23.7 %和22.4 %。Tx3h-a和Tx3h-b的二硫键连接方式分别鉴定为I-V, II-VI, III-IV和I-VI, II-IV, III-V。在10 μmol/L终浓度下,Tx3h-a和Tx3h-b对α4β2 nAChR的阻断率分别为(35.06 ± 4.90) %和(34.85 ± 3.02) %,对α3β2 nAChR无阻断作用。结论 通过对芋螺毒素Tx3h折叠肽的合成、二硫键连接鉴定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活性检测,发现二硫键连接为I-V, II-VI, III-IV和I-VI, II-IV, III-V的Tx3h折叠肽对α4β2 nAChR有更好的选择性,为其后续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