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复杂大(肿瘤直径>8 cm)肾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或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的24例复杂大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手术组(9例,37.5%)、开放手术组(15例,62.5%),收集患者的随访资料,对比两组手术参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24例手术均成功,开放手术组较机器人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例高(93.3%vs.44.4%,P=0.015),肿瘤最大径长(124 mm vs.95 mm,P=0.021),其他术前特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手术组较开放组的术中出血量(100 mL vs.800 mL,P=0.006)和输血率(0%vs.60.0%,P=0.007)低。中位随访时间为50(25~67)个月,4例开放手术和1例机器人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新发转移,4例开放手术组患者因肿瘤处于晚期发生死亡。结论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复杂大肾肿瘤安全性较好,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小鼠70%肝切除后残余肝的再生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C57BL/6小鼠。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采用肝大部分切除术建立肝再生模型,术前连续5 d分别给予小鼠腹腔内注射白藜芦醇12 g/kg(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第5天注射完白藜芦醇和生理盐水2 h后给两组小鼠分别进行70%的肝切除手术(pH)。用肝重/体重比,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来评估白藜芦醇对小鼠肝再生的促进作用。结果 pH术后36 h、48 h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重/体重比增高(4.56±0.07对3.93±0.07;5.36±0.07对4.6±0.09)。肝脏ki-67术后36 h表达最为活跃,48 h后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ki-67表达明显增高。实验组中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增强。结论白藜芦醇能明显促进小鼠部分肝切除后的肝再生。  相似文献   
3.
4.
<正>创伤已成为人类一大公害,严重失血是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占创伤死亡者中的1/3。创伤患者中有大约45%的院前死亡率和55%的住院死亡率[1],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对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液体复苏策略的观点从大量液体复苏逐渐转变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进行液体复苏,早期、大量输注液体,以尽快恢复血流动力学,是传统临床上救  相似文献   
5.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gi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是治疗BPH的金标准,其中以等离子电切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 是目前治疗BPH最广泛的手术方式.尿失禁是PKRP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PKRP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后均会出现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个体有差异性.如何治疗术后尿失禁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琥珀酸索利那新是一种高选择性胆碱能受体(M3)阻滞剂,在临床中主要被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治疗,会泽县人民医院对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0例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观察其治愈率、好转率及副作用等指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分析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肾切除并腔静脉癌栓切除术治疗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1年12月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一术者收治的55例肾癌并MayoⅠ~Ⅲ级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组(36例)和开放手术组(19例),比较两组的围术期资料、肿瘤学结果及生存情况。结果 5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时间176 (IQR:137~234) min, 9 (16.4%)例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Ⅲ级。机器人手术组较开放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300 (200~625)mL vs.1 000 (600~1 184)mL]、输血比例[(20/36)vs.(18/19)]低,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109 (98~120) g/L vs.90 (84~100) g/L]较高。中位随访时间为26 (IQR:19~39)个月,19 (34.5%)例患者发生新发转移,12 (21.8%)例患者死亡。两组(机器人辅助组vs.开放手术组)术后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HR=0.39,9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转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2020年计划行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的4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记录,根据术中是否中转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分为中转组和未中转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术中转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 488例患者中14例(2.9%)中转为根治性肾切除术。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转为肾根治性切除的原因包括:(1)肿瘤解剖复杂,手术困难;(2)术中怀疑为局部晚期肾肿瘤;(3)术中出血较严重。单因素分析表明R.E.N.A.L.评分(P<0.001)、E值(P<0.001)、N值(P<0.001)、L值(P<0.001)、肾门位置(P<0.001)和T分期(P=0.002)为术中转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影响因素。结论 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转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原因主要为肿瘤解剖复杂、术中怀疑为局部晚期肾肿瘤和术中严重出血等,R.E.N.A.L.评分、E值、N值、L值、肾门位置与T分期为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转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miR-76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观察miR-76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技术检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胰腺癌根治术的胰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miR-762的表达。通过Lipofectamine TM 2000将miR-762模拟物(mimics)、miR-762抑制物(inhibitors)及其阴性对照序列(scramble序列)分别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iR-76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胰腺癌细胞株BxPC-3、PANC-1、AsPC-1、SW-1990中miR-762 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DE(P<0.01)。转染miR-762 mimics后PANC-1细胞miR-762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而转染miR-762 inhibitors后PANC-1细胞miR-76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同时miR-762 mimics组450 nm处的吸光度(D 450 )值、细胞迁移距离和穿膜细胞数及间质表型细胞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量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及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量显著降低;而miR-762inhibitors组D 450 、细胞迁移距离和穿膜细胞数及间质表型细胞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表达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及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miR-76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上调miR-762表达可能通过调控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表达促进EMT进程,从而增强PAN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显微镜经腹股沟下入路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在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 VC)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显微镜组和腹腔镜组,各51例。显微镜组实施显微镜经腹股沟下入路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睾丸动脉血流动力学[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精液质量、血清性激素[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显微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住院时长短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显微镜组睾丸动脉PSV、RI水平低于腹腔镜组,精子数量、精子浓度、精子活率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显微镜组T水平高于腹腔镜组,LH、FSH水平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9.80%vs 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