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基于区域熔融原理,通过对水溶液样品冷冻过程中溶质在水和冰两相间转移特征的理论分析,说明区域熔融相当于一种连续萃取过程,并指出分配系数和冷冻体积分数是影响溶质富集效率的主要因素。以菊花提取物为测试样品,分别测定不同冷冻时间对应的冷冻体积分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样品冷冻前后其组分浓度的变化,实测富集效率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准确性在93%以上。对于某些分配系数较小的组分,可以达到超过50倍的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麝香保心丸“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T2DM)和冠心病(CHD)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成分数据库(TCMID)、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麝香保心丸中七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与CHD和T2DM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潜在活性成分101个,对应229个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共同主要成分可能是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肉桂醛、胆汁酸、肉桂酸及人参皂苷类成分。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异病同治”T2DM和CH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异病同治”T2DM和CHD的作用,为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区域熔炼与高压溶剂萃取技术结合,发展了用于样品前处理的冷冻高压区域熔炼技术。该方法富集倍数达19.5倍,与传统的液 液萃取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富集效率且操作更加简便。将此冷冻高压区域熔炼方法应用于河水中污染物的富集,成功检测出水样中苯乙酸甲酯、2 己基 1 正辛醇、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4种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长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TCMSP、TCMID、ETCM和BATMAN数据库对麝香保心丸有效成分及靶点进行收集与筛选;利用GeneCards、OMIM、TCMSP、DrugBank和DisGeNet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靶点进行收集与筛选;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和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麝香保心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潜在治疗成分114个,对应175个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主要活性成分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肉桂醛和人参皂苷Rb1等入血成分。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与调节免疫、炎症和代谢相关。结论 麝香保心丸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ALB、INS、AKT1、ACTB、TNF、IL-6等靶点,调节多条通路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