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男,38岁。头皮、腋下红斑脱屑,手足甲增厚变色1年余。皮肤科查体:头皮、双侧腋下可见红斑,部分红斑上可见细小鳞屑;双手足部分甲板远端甲分离、甲下角化过度,甲变色,甲板表面可见点状凹陷。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甲银屑病。给予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皮损迅速消退,指/趾甲损害显著改善。随访1年未见皮损反复及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剂量的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住院治疗的15例经大剂量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TEN患者,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15例患者平均住院约17天均痊愈出院。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好,同时严格的消毒隔离及皮肤黏膜的护理,对治愈此病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又称Sweet综合征,好发于头部、颈部和双上肢(包括手背),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早期皮损为疼痛的红色丘疹或斑块,部分患者的斑块上形成真性水疱或脓疱,是一种少见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30~60岁,婴儿、儿童及老年人亦可受累。20%以上患者伴有内脏恶性肿瘤。Sweet综合征皮损5~12周内可自行消退,但30%以上患者易复发[1]。现将我科收治的在院外误诊为脓疱疮的急性发热性嗜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102例AK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应用咪喹莫特治疗,观察组应用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皮损面积、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6个月,平均随访(4.59±0.70)个月,观察组复发率1.96%,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84.31%)高于对照组(6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AK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皮损情况,减小复发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光化性角化病( AK)病人皮肤组织中 Toll样受体 7(TLR7)蛋白表达及其对 AK病人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集的 134例 AK病人的皮肤蜡块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收集的 129例健康人员的皮肤蜡块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皮肤组织的 TLR7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皮肤组织 TLR7蛋白表达水平。对观察组病人随访 3年,根据是否发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 cSCC)分为癌变组和非癌变组,对比癌变组与非癌变组皮肤组织中 TLR7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AK病人进展为 cSCC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皮肤组织 TLR7蛋白表达水平对 AK病人发生 cSCC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皮肤组织中 TLR7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23.76±3.90比 4.95±0.64)(P<0.05); AK病人 cSCC发生率为 15.67%;癌变组与非癌变组皮肤病史、病程、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癌变组年龄高于非癌变组( P<0.05)男性、 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 Ⅰ/Ⅱ型的比例及皮肤组织 TLR7蛋白表达量高于非癌变组(P<0.05);高龄、男性、 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 Ⅰ/Ⅱ型、皮肤组织 TLR7蛋白高表达均为 AK病人癌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且该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P>0.05);皮肤组织 TLR7蛋白表达预测 AK病人进展为 cSCC的 ROC曲线的截断值 25.34,灵敏度 80.95%,,特异度 81.42%,ROC曲线下面积 0.81,95%CI:(0.74,0.88)。结论AK病人皮肤组织中 TLR7蛋白的表达量升高,且是 AK病人继发 cSCC的独立危险因素,对 AK病人的预后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至 2021年 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就诊的 98例雄激素性秃发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 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及血清雄激素水平[包括血清睾丸酮(T)、脱氢异雄酮(DHEA)和双氢睾酮(DHT)]的水平。给予观察组相关治疗,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 Pearson法分析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中有 5例主动撤回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无脱落 /剔除病例,最终共纳入对照组 95例健康体检者和观察组 98例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观察组全血高、中、低切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5.65±0.89)比(3.55±0.57)mPa·s,(7.89±1.04)(4.85±0.71)mPa·s,(13.35±2.56)(6.12±1.23)mPa·s,(0.57±0.09)%比(0.45±0.0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男性病人 T、 及 DHT水平均高于女性病人[察组( 574.12±114.21)比( 75.23±15.04)ng/ dL,(5.35±0.67)比( 4.02±0.71)μg/L,(194.35±35.78)比( 110.25±20.12)ng/L;对照组( 456.45±90.21)比( 45.36±9.03)ng/dL,(4.13±DHEA比观比0.54)比(2.54±0.45)μg/L,(104.78±25.15)比( 68.45±13.78)ng/L,P<0.05];且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病人的 T、DHEA及 DHT水平均高于与对照组男性和女性病人(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及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雄激素性秃发男性和女性病人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及红细胞压积与 T、DHEA及 DHT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血清雄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健康人群,且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清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监测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血液流变学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