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牙齿的美观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自1992~1998年间对135例前牙萌出拥挤的患儿采用顺序拔牙法进行阻断性矫治,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135例替牙期儿童,男63例,女72例,年龄6~...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腹股沟疝术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病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平均分为A、B、C、D、E五组,分析五组术中、术后相应指标,形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例数的回归曲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其中A、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住院天数方面与C、D、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较C、D、E组,A、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更长,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更多。结论: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例数的回归曲线,熟练掌握传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术者约在实施20例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后手术技术可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能在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腹股沟疝时使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减少并稳定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血清重组人精氨酸酶1(ARG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16例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作为脓毒症组。根据脓毒症病情程度,将其进一步分为一般脓毒症组(52例)、严重脓毒症组(38例)和脓毒症休克组(26例),另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脓毒症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84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选取同期于该院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16例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纳入研究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测受试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RG1、G6PD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与对照组、不同病情程度及不同预后脓毒症患儿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ARG1、G6P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血清ARG1、G6PD对脓毒症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患儿LVEF、E及G6PD水平降低(P<0.05),而LVED...  相似文献   
5.
高血脂可以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若血脂长期未得到控制,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患者将出现血管内膜损伤,血管脂质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控制血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已应用数十年,一直发挥较好的疗效。由于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多样性,故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本文对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经行阐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肝CT灌注显像技术对肝隐匿性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存在肝隐匿性转移瘤的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全肝CT灌注技术进行扫描,应用最大斜率法数学模型对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由此获得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肝动脉灌注量(HAP)等。对对照组正常肝脏各肝段灌注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对正常肝段与存在隐匿性转移肝段灌注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各肝段HPI及HAP值各段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肝段HPI均值为(19.62±0.56)%,HAP均值为(15.82±0.48)ml·min~(-1)·100g~(-1)。与对照组比较,OHM组肝段HPI及HA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PI及HAP诊断隐匿性转移肝段最佳阈值分别为29.18%、23.97ml·min~(-1)·100g~(-1),前者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8%、88%;后者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4%、89%。[结论]正常肝脏组织各肝段灌注情况可以通过全肝CT灌注显像技术进行反映,对于情况相近的肝脏各段血流灌注情况全肝CT灌注也可提示。对于存在隐匿性转移肝段,全肝CT灌注可以通过肝段灌注参数值变化来进行反映,因此在隐匿性转移肝段的早期诊断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低浓度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云南云峰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655426)杨云飞近年来,低浓度一氧化碳(CO)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职业病工作者的重视。为了对这问题作系统探讨,我们于1991年本公司展开健康监护体检的同时,对职业性接触和不接触低浓...  相似文献   
8.
“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产物,也是人们认识教育功能逐步深入的结果。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广大教育工作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就数学教学而言,笔根据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腰椎后路截骨手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10至2021-06共收治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11例,其中合并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 1例,平均(32.8±3.4)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及后凸畸形,术前胸椎后凸角59.36°±12.63°;腰椎前凸角-0.54°±32.89°;颏眉角31.82°±12.25°。10例AS后凸畸形患者均在L2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1例AS合并AL后凸畸形患者采用腰椎后路经损害处清创、截骨矫形。综合评价术后影像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耐受性良好,术后平均胸椎后凸角55.18°±11.59°,腰椎前凸角43.91°±19.14°,颏眉角1.82°±0.83°。患者均获随访,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应力性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经L2行PSO截骨矫正AS重度后凸畸形,合并AL后凸畸形行经损伤处截骨矫形,术后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受损害的主要原因 ,因此及时救治新生儿重度窒息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救治重度窒息儿 10 4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6390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396例 ,发生率6.2 0 % ,其中重度窒息 10 4例。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均采用Apgar氏评分 ,以生后 1分钟评分 <8分为窒息标准 ,其中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1] 。本组重度窒息儿 10 4例中男 60例 ,女 4 4例 ;早产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