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对 β淀粉样蛋白( Aβ)1-40诱发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于 2021年 8月至 2022年 8月,将 32只成年雄性 Sprague-Dawley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 NS)+氧气组、 NS+七氟烷组、 Aβ+氧气组和 Aβ+七氟烷组,每组 8只,分别给予双侧海马内注射 NS或 Aβ1-40。吸入 30%氧气或 2.5%七氟烷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采用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海马 Aβ1-4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 1(IBA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细胞介素 -1β(IL-1β)、核因子 -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B淋巴细胞瘤 -xL(Bcl-xL)、胱天蛋白酶 -9(caspase-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RAGE)的蛋白表达。结果维持吸入 2.5%七氟烷在 4个不同时间点( 1、2、3和 4h)对大鼠生命体征无影响。与 NS+氧气组比较, Aβ+氧气组大鼠原始平台探索时间减少,逃逸潜伏期增加;与 Aβ+氧气组相比, Aβ+七氟烷组大鼠原始平台探索时间减少,逃逸潜伏期增加( P<0.05)。 Aβ+七氟烷组大鼠海马区 Aβ1-40水平[( 42.18±5.72)ng/L],GFAP和 IBA1阳性细胞数[( 24.33±1.21)个和( 37.82±3.23)个],caspase-9和 RAGE蛋白表达( 0.74±0.11和 0.81±0.07)IL-1β、NF-κB和 iNOS mRNA表达( 28.98±12.32、25.91±12.31和 43.92±17.21)均高于 NS+七氟烷组[(18.13±2.89)ng/ L、(10.51±06)个、(17.17±1.77)个、 0.23±0.02、0.29±0.03、1.35±0.04、1.37±0.05、1.42±0.06]和 Aβ+氧气组[( 32.61±4.82)ng/L、.9(15.76±1.25)个、(24.76±2.31)个、 0.45±0.08、0.68±0.08、10.23±6.56、6.51±2.34、13.23±4.81]; Bcl-xL和 BDNF蛋白表达(0.13±0.04和 0.18±0.04)低于 NS+七氟烷组( 1.07±0.31和 0.58±0.07)和 Aβ+氧气组( 0.46±0.11和 0.33±0.04)(P<0.05)。而 NS+氧气组和 NS+七氟烷组之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七氟烷通过启动大鼠海马的神经毒性、神经炎症和神经元凋亡,加剧了 Aβ1-40诱发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记录患者MAP、HR、拔管时间及苏醒评分。结果与B组相比,A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拔管时间短及苏醒评分高。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术能维持循环稳定,自主呼吸恢复快,苏醒迅速,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ASAI~II级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和全身麻醉(对照组)各26例,在实施相应的麻醉后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均升高;实验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实验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多项生命体征平稳,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七氟烷麻醉下动脉导管结扎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和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120例行动脉导管结扎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患儿于全身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照组患儿于全身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滴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室停留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分、行为学评分法(CRIES)评分,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5min的PAED评分和CRI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苏醒期10、20min和30min的PAED评分和CRIE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全身麻醉前、麻醉后、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30min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全身麻醉前、全身麻醉后的心率(HR)和桡动脉压(MAP)水平与对照组患儿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30min的HR和MA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能减少七氟烷麻醉下动脉导管结扎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改善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