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目的:通过检测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AML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试验组(63例AML患儿)与对照组(50例非AM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AMF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中试验组包括AML初治患儿35例、完全缓解患儿18例、复发患儿10例,分析AMFR mRNA表达与缓解率的关系。结果:1AMF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对照组、缓解组、初治组及复发组中逐渐升高(F=13.105、10.010,P均<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MFR mRNA高表达患儿的缓解率为15%,低于AMFR mRNA低表达患儿的缓解率84%(χ2=21.254,P<0.001)。结论:AMFR在儿童AML中存在高表达,AMFR可作为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糖蛋白AMFR(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 receptor)是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AMF)的天然受体,AMFR与AMF结合后能促使细胞的运动、迁移.通过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儿骨髓液单个核细胞AMFR表达情况的检测,探讨AMF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12-01—2013-12-3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初治核型正常的AML 35例患儿作为初治组,选取同期住院排除恶性疾病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记法检测初治组与对照组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中AMFR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按AMFR mRNA二分住切点将初治组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2年的总生存时间;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MFR表达水平、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目、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初治组按标准化疗方案进行规律化疗,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缓解组(n=19)与复发组(n=16).初治组、缓解组、复发组与对照组AMF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0.11)、(0.38±0.07)、(0.86士0.12)与(0.19士0.02),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治组AMF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55±0.12),缓解组为0.28±0.07,复发组为0.72±0.13,对照组为0.14±0.06,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Kaplan-Meier分析,AMFR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710 d(95%CI为116.409~245.251),高于AMFR高表达组的69 d(95%CI为14.424~123.576),经Log-Rank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总体生存率(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采用Cox回归模型纠正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白血病FAB分型等因素,AMFR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白细胞数是影响AML不良预后的因素.结论 AMFR在AML中存在高表达,其表达水平越高,临床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h17/Treg 细胞比例失衡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 年5 月至2015 年8 月确诊为ITP 的32 例患儿作为ITP 组,同期选取22 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初诊ITP 患儿、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ITP 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h17、Treg 细胞的比例。结果 ITP 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h17 占CD4+T 细胞的比例、Th17/Treg 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治疗前Treg 细胞占CD4+T 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32 例ITP 患儿经治疗后,20 例完全反应,4 例有效,8 例无效,完全反应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 细胞比例、Th17/Treg 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无效患儿(P<0.05)。结论 儿童ITP 中存在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丙种球蛋白可通过调节Th17/Treg 细胞比例变化进而改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治疗过程中检测该比值变化可能对疾病的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儿肺部炎症表现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MPP病儿27例,其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病儿12例、MPP病儿15例。选取非感染病儿12例作为对照(NC)组。检测并比较不同病儿外周血TLR和TNF-α的表达,培养A549细胞并比较其与中性粒细胞肺炎支原体(MP)刺激的TNF-α表达,以及TLR2敲除后MP刺激的TNF-α表达。结果 MPP病儿血清TNF-α水平高于NC组,且RMPP组高于MPP组(P<0.05)。RMPP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LR1和TLR2mRNA高于MPP组(P<0.05)。MPP组TLR2 mRNA高于NC组(P<0.05)。MP刺激组的TNF-α[A549细胞:(19.50±1.30)ng/L,中性粒细胞:(505.60±92.40)ng/L]和TLR2(A549细胞:3 760.17±772.06,中性粒细胞:4 224.00±711.12)表达显著高于NC组(P<0.05)。TLR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65例HPS患儿(HPS组)及6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HPVB19 Ig M、Ig G及HPVB19 DNA检测,并根据HPVB19DNA检测结果将HPS患儿分为HPVB19感染组(n=14)和非感染组(n=5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HPS组HPVB19-Ig M阳性率(26%,17/65)显著高于对照组(9%,6/65)(P=0.011);而HPVB19-Ig G阳性率(38%,25/65)与对照组(29%,19/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HPS组HPVB19感染率(22%,14/65)明显高于对照组(3%,2/65)(P=0.001)。与HPVB19非感染组HPS患儿比较,感染组患儿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肝功能损伤更严重,发病时间更早,病程迁延时间更长(均P0.05)。结论 HPVB19感染与HPS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HPVB19感染的HPS患儿起病更急,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程迁延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63例,分为普通组(MPP)33例,难治组(RMPP)30例。采用ROC曲线分析CRP和SF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界值;比较RMPP组患儿治疗前后及有效与无效例血清CRP、SF的水平。结果:RMPP组患儿CRP、SF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组及治疗后,且有效例CRP、SF水平低于无效例(P<0.05);CRP、SF水平均对RMPP有正向影响,且灵敏度、特异度较高。结论 :CRP、SF水平均可为RMPP早期诊断提供依据。RMPP治疗过程中对两者进行动态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