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2.
冯冠男  陆维仙  胡群超  顾科 《安徽医药》2019,23(6):1199-1203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腺癌及腺鳞癌病人术后复发模式及临床预后。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09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宫颈腺癌及腺鳞癌病人共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对肿瘤复发、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5.3~108个月),期间有6例病人出现腹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骨转移,3例肺和淋巴结多灶远处转移。总体病人5年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分别为78.4%和81.6%,其中ⅠA1~ⅠB2期病人的DFS明显优于ⅡA期,其5年DFS分别为87%、56%(P=0.001)。术后病理证实伴有脉管侵犯的病人,其5年DFS仅47.9%(P=0.001)。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神经侵犯及术后辅助放化疗对肿瘤复发转移及疾病生存预后未见明显影响。COX多因素分析显示,ⅡA期病人疾病进展风险较Ⅰ期病人提高(P=0.021)。结论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脉管侵犯状态是影响早期可手术宫颈腺癌及腺鳞癌病人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而其对疾病生存预后的影响仍有待长期的随访结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中P53的表达情况,评价P5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临床34例薄层液基细胞标本,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5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53定位于异常鳞状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在CIN中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中P53表达增加,共同导致细胞凋亡减少,可能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建立产后短期内(42~60 d)腹直肌间距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为产后腹直肌治疗给出建议。 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产后42~60 d门诊回访产妇126名,超声测量产后42~60 d经产妇的腹直肌间距,测量位置为腹中线脐上缘、脐上3 cm、脐上5 cm和脐下3 cm处,测量体位包含平卧位、屈卧位和站立位。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第一胎与非第一胎组在不同体位的不同脐水平时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并以第20百分位数和第80百分位数定义腹直肌间距的参考值范围。 结果产后42~60 d,经阴道分娩组(89例)和剖宫产组(37例)所有位点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一胎组(72例)和非第一胎组(54例)所有位点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产后腹直肌间距第20~第80百分位数定义参考值范围,经阴道分娩组在平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9.60~38.30 mm、15.10~28.80 mm、11.00~21.50 mm、2.70~15.50 mm;在屈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6.70~30.90 mm、12.90~26.30 mm、9.20~19.90 mm、1.90~12.00 mm;站立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9.00~39.10、15.90~35.50、11.20~28.50、0.00~8.60。剖宫产组平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5.92~44.04 mm、19.78~32.44 mm、14.94~28.76 mm、7.78~24.88 mm;在屈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0.12~36.68 mm、17.20~28.44 mm、13.38~26.24 mm、4.08~18.62 mm;站立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8.80~45.68 mm、21.18~40.38 mm、18.04~33.70 mm、0.00~18.62 mm。 结论鉴于超声测量时屈卧位腹直肌边缘最易识别,在产后40~60 d时屈卧位腹中线最大腹直肌间距超过30.90 mm(经阴道分娩)、36.68 mm(剖宫产分娩)时表明产妇的腹直肌间距已经超过80%的产妇,建议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4例及正常宫颈10例中HIPK2的表达情况,分析HIPK2与宫颈癌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与其他各组HIPK2的表达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CINⅢ与正常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而CINⅠ~Ⅱ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HIPK2在宫颈癌组织、CINⅢ、CINⅠ~Ⅱ及正常宫颈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HIPK2在宫颈组织中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动态变化,并分析INR对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接受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2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15 d内LEDVT发生情况分组,分为LEDVT组和N-LEDVT组。检测患者术前(T1)及术后第1天(T2)、第2天(T3)、第3天(T4)时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NR],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术期INR对术后发生LEDVT的预测价值。结果 自T2开始,两组患者TT、PT、APTT均缩短,血浆FIB、D-D升高,INR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间TT、PT、APTT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DVT组T2~T...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在不同宫颈病变宫颈脱落细胞中的甲基化水平,评估其作为宫颈上皮细胞癌变分子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PAX1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比较正常组织与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组织(各组20例)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确定癌变组与非癌变组之间的判别临界值。结果 1正常宫颈组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为(4.57±2.43)%,LSIL组为(3.383±2.364)%,HSIL组为(13.64±13.35)%,宫颈癌组为(26.39±18.53)%,其中正常宫颈组与LSIL组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提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取PAX1甲基化水平27%作为临界值,检测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85.2%。结论焦磷酸测序法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定量检测对于宫颈癌早期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