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门癌术后会厌喉成形术改良的经验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客观评价声门癌的会厌喉成形(K-S-T)术的远期根治性及功能性效果,总结100例会厌喉成形术的十年改良经验。改良要点为:①会厌瓣侧缘与环状软骨杓区缝合,形成代杓状软骨,以缩小过大的声门。②另侧会厌上缘和杓会厌襞与声室带断缘缝合,而不与甲状软骨断缘缝合,这样,两侧会厌的游离缘和杓会厌襞尽可能下移达声门水平,以形成代声带。③纵行切开会厌舌面软骨,但保留会厌喉面粘骨膜完整,以形成一锐角的代前连合。3、  相似文献   
2.
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后,由于丧失语言功能,严重影响了其生活、生存质量,积极帮助无喉者使其获得语言康复,既是医疗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们与香港新声会联合举办语言康复训练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生、危害,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由于病变部位位于人体重要组织器官和枢纽部位,组织学类型多样,部位深在,病变观察困难,患者预后不佳,其危害性大,致残率、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咽癌未复发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UW-QOL简体中文第4版对放疗后未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增加了3个专项问题:耳部症状、视力、鼻部症状。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的生存质量(QOL)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的QOL总分高于其他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耳部症状、咀嚼及鼻部症状4项得分较低。QOL的时间趋势是呈下降后上升变化,治疗后第5~9年得分较低,以第7年为最低。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未复发患者的QOL不受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的影响。QOL得分最低的项目所对应的器官均在放疗照射野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5.
喉曲菌病     
喉曲菌病极为罕见。报告6例喉曲菌病,其临床特点是:①患者健康状况良好;②声嘶是唯一首发症状;③声带见白色附着物;④活检为化脓性、肉芽性及坏死性炎症,组织内见珊湖状分枝分隔菌丝及孢子;⑤真菌培养长出烟色曲菌菌落,镜检见分枝分隔菌丝及烧瓶样顶囊,顶生性小梗及孢子;⑥用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愈,经长期随访均无复发。讨论了病因,诊断及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保留喉舌功能的口咽舌会厌癌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990-2000年经治的21例口咽舌会厌区癌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其中男17例,女4例;按1992年UICC临床分期,T2N0 4例,T2N1 5例,T3N1 12例。21例均行部分舌根及喉水平部分切除术。17例行分区性颈清扫术。术后全部接受50-60Gy放射治疗。结果 20例拔除气管套管,完全保留喉舌功能(95.2%),1例不能拔管保留了言语功能和吞咽保护功能(4.8%)。3年生存率73.3%)11/15),5年生存率57.1%(8/14)。结论 经舌骨下入路保留喉舌功能的口咽舌会厌区癌切除术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微血管密度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鼻咽癌血管生成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5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15例无瘤者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8.
耳颞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耳颞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耳颞部LCH病例。10例中男女各5例,年龄1~60岁,平均18.3岁。3例为韩-薛-柯病,7例为嗜酸性肉肿。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颞肿胀、颅骨缺损、耳漏、鼓膜穿孔、耳道肉芽、耳鸣、眩晕、耳聋、头痛、尿崩症等。结果8例接受手术加放疗后痊愈,2例接受手术后化疗治愈。遗留尿崩症、侏儒症各1例。结论LCH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可做出诊断。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LCH的有效疗法。尽管LCH病情危重,只要未累及重要生命器官、不误诊、及时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其后遗尿崩症或侏儒症残疾则顽固难治。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polychondritis,RPC)是较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全身软骨结构,包括耳、鼻、眼、喉、气管、支气管等。早期诊作者单位: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治,及时系统的治疗则预后良好;延误诊治,病变进入晚期则为不可逆性,可造成患者毁容致残,甚至死亡。现将我科1990~1997年间收治的11例RPC的耳鼻咽喉科表现报道如下。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0~67岁。病程10个月~5年。1.临床表现:①耳廓软骨炎10例次,急性期耳廓红…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内灌注或蜗窗灌注固定法,对16侧妊娠16周至足月胎,儿耳蜗进行全耳蜗外侧壁软组织铺片观察。结果表明:①各胎龄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组成、分布、形态结构差别不大;②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亚系,即与内、外淋巴相关的微循环亚系;③采用心内灌注固定法研究耳蜗微循环的形态结构优于其他固定法,可排除血管内血球,使微血管清晰易辨。讨论了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的发育、组成、分布及循环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