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缬沙坦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重构的影响,国内鲜见报道,我们作初步的超声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我院24例uA的临床表现、EKG特点以及预后中捕捉预测预后的指标。全部为1989-93年的住院病人,诊断必须符合以下三点:(1)临床上有新发生的低工作负荷或休包时心绞痛或心绞痛加重;(2)EKG显示胸痛时短暂的S-T-T改变.S-T抬高或压低&;gt;1mm.无新的Q波;(3)CPK总活力为正常2倍以下。共计24例,男23例,女1例,年龄42-72岁(平均57.5岁)。  相似文献   
3.
赵欣  倪薇  宋帆帆  黄雅菲 《安徽医药》2023,27(7):1307-1311
目的 通过测定国产与原研复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硬度、崩解时限、溶出度以及体外溶出曲线,评估国产与原研制剂的质量。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分别测定国产与原研复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硬度、崩解时限、溶出度,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比较了两种制剂分别在pH 1.2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相似性。结果国产与原研复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硬度略有差异,崩解时限基本一致,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30 min内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溶出度均达到80%以上;两种制剂在三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的f2相似因子值均大于80,体外溶出相似性较高。结论国产与原研复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三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相似性较好,可为复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左房收缩功能改变与心房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超声观察27例患者(病例组)经药物复律后第1、15、30天时的二尖瓣血流并与15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作比较,TUNEL法了解受检者的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病例组患者复律后15d的房缩期二尖瓣峰速血流、速度积分显著增大,且此后的2周内渐渐增大,而同期的左室舒张早中期血流蜂速、速度积分减小。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增高[(7.68±1.08)%:(2.16±0.59)%,P<0.05],而复律后第30天时房缩期二尖瓣血流仍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相关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与30d内房缩期二尖瓣峰速血流变化率及速度积分变化率之间呈良好负相关(r=-0.58或-0.52,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左房收缩功能的改变与其心房肌细胞凋亡有相关性,后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影响患者复律后左房功能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保心包贴膜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保心包贴膜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方法:将7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保心包贴膜外敷心前区,每片4天,首次量加倍,共6片20天和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7.5%,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0%和36.1%,P<0.05和0.01),并显著地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和降低心率收缩压来积数(均P<0.05)。结论:保心包贴膜缓解心绞痛,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和心肌缺血作用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我院24例uA的临床表现、EKG特点以及预后中捕捉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倪薇华  杨振邦 《临床荟萃》1995,10(9):422-423
近年来,临床、血管造影和病理化学研究提示.心肌缺血程度的分界线不在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而在稳定性心绞痛为一方,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为另一方,可见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防治十分重要.变异型心绞痛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一个类型,系冠脉痉挛的代表,了解变异型心绞痛的诱因和可能发生的合并症,非常必要,本文将介绍七例饮酒诱发变异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风湿性房颤(NRH-AF)患者LAA血流超声特点与经药物复律后左房收缩功能改变间的关系。方法:观察了32例患者LAA血流超声特征和经药物复律后第1天、8天、15天、30天时的房缩期二尖瓣血流(MIF)和肺静脉血流(PVF)变化并与15例正常人作对比研究。此后,跟综了解第2月内患者的心律维持情况。结果:左心耳(LAA)血流频谱清晰型的一组患者(峰速≥25cm/s)占59.3%(19/32),LAA血流频谱模糊型的一组患者(峰速<25cm/s)占40.7%(13/32)。复律后第一天两组患者的房缩期二尖瓣血流峰速(Ap)。速度积分(Ai)和房缩期肺静脉返转血流峰速(Zp)、速度积分(Zi)均较正常显著减小(P<0.01),但两组间无差异。此后两周内两组患者的Ap、Ai、Zp、Zi均有程度不同的增大,且前组患者在第3、4周内仍逐步增大。第15天、30天时后组患者的Ap、Ai、Zp、Zi分别均较前组显著减小,第30天时后组患者的Ap、Ai、Zp、Zi仍较正常减小,但前组患者与正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另外,第二个月内后组患者的AF复发率显著增高[5.6%(1/19)VS38.2(5/13),P<0.01]。结论:LAA血流超声表现不同的NRH-AF患者复律后一个月内左房收缩功能恢复的过程、程度及第二个月内AF的复发率均不同,LAA血流频谱可以作为临床确立NRH-AF患者复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甲亢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体会倪薇华,曹蘅(附属弋矶山医院心内科)室扑、室速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继发于甲亢患者罕见,为甲亢碎死的原因之一[1]。本文介绍两例甲亢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因及治疗。例1女性,50岁,农民。因心悸、胸闷2天加重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