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2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部分悬吊法在parks切口直肌徙后术中使用的效果。方法分悬吊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悬吊),悬吊组缝合点位于肌止端后3mm,悬吊一定量,以达到总的徙后量。结果悬吊组切口平均6.2mm,对照组切口平均9.6mm。悬吊组切口无需缝合,对照组切口做单纯连续缝合,均未见筋膜脱垂,结膜切口均I/甲愈合。悬吊组直肌一次钩不全占19.4%,对照组直肌钩不全占13.5%。悬吊组术后正位率83.7%,对照组术后正位率84.4%。两组术后均未产生新的垂直斜视。结论悬吊法在parks切口直肌徙后术中的使用可减小手术切口、使切口无需缝合。  相似文献   
2.
上斜肌不全麻痹是垂直眼外肌麻痹最常见的一种,多是单眼发病,也有双眼上斜肌同时受累的。有明显的代偿头位;常因斜颈被误诊为胸锁乳突肌异常。其眼位,有的表现为单纯上斜视,有的合并水平斜视,表现为继发性内斜视或继发性外斜视。现将我院近几年所作70例上斜肌不全麻痹矫正手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最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眼外肌麻痹 ,其临床特征常常表现为上斜视、继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及斜颈。手术治疗目前首选下斜肌减弱术 ,包括下斜肌断腱术、截除术及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前转位术。本文总结了 2 0例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上斜肌麻痹病例。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 2 0例 ( 2 1只眼 ) ,男 1 4例 ,女 6例 ,年龄 4~ 1 3岁 ,平均 8 5岁 ,均是在出生 3个月后被发现斜颈和眼球运动障碍的。2 检查方法 :术前及术后均用角膜映光法和三棱镜遮盖试验测定看近时原在位斜视角 ,术前垂直偏斜角为 1 5~ 40 △…  相似文献   
4.
上斜肌不全麻痹的手术治疗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男16岁于2005年7月15日遭遇车祸,头部受伤,右眶上软组织撕裂,眼眶骨折,在当地医院缝合伤口,保守治疗,好转出院。患者受伤后即出现双耳杂音,复视,右眼内斜,外转受限。于2005年11月25日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左眼1.0。右眼眉弓上方有二条不规则疤痕,双眼球向前突出,左眼前突明显,双眼结膜充血,水肿,伴结膜下出血,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左眼对光反应迟钝。右眼内斜15°L/R10°,外转,上转受限;内转,下转亢进。左眼内,外,上,下转均有不同程度受限。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神经乳头颞侧淡,边界欠请,静脉纡曲,扩张,动脉…  相似文献   
6.
两眼具有相同视觉方向的视网膜对应成分称为视网膜对应。斜视患者为了克服复视和混淆,视网膜对应成分之间重新建立一种新联系,成为异常网膜对应。异常网膜对应常常同时伴有抑制现象,表现为对应缺如。对于病程长的病例,斜眼常有较深的弱视,  相似文献   
7.
患者王某,男,63岁,住院号85—8068,河北省平泉县人,农民。主因周身乏力五个月,皮肤苍白两个月于1985年12月12日来我院就医,发现周围血中有大量异常浆细胞而收住院。患者于1985年了月开始发烧,脓血便3~5次/日,伴里急后重,迁延月余经服氯霉素10余日治愈,此后乏力明显,但能从事日常劳动。1985年9月下旬开始低热,咳嗽伴右侧胸痛,注射青链霉素数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的手术方式,对矫正原发或继发性的下斜肌亢进以及伴有或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引起大度数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住院的年龄大于15岁的垂直斜视患者分组手术,A组垂直斜度15~20度,做下斜肌前转位手术;B组21~35度做下斜肌缩短前转位手术;C组36~45度做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手术;D组21~45度做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对术后效果总结分析.结果 垂直斜度大于20度的患者单纯做下斜肌前转位不能全部矫正,需二期手术矫正残余垂直斜视.手术矫正垂直斜视度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下斜肌缩短前转位>下斜肌前转位.差别有显著性.垂直斜视度数15~20度、21~35度、36~45度的患者分别行下斜肌前转位、下斜肌缩短前转位、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手术,一次手术正位率分别为:89.6%,88.5%,88.2%.不管下斜肌是否有亢进或亢进的程度如何,3种手术方式术后下斜肌均未出现明显运动不足.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和下斜肌缩短前转位手术后的患者出现轻度的上转不足现象,上转25度相对于正前方,双眼垂直度数差距增大平均4.6度、6.7度,对外观和各功能眼位影响相对较小.结论 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矫正大度数垂直斜视,效果肯定,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婴幼儿无晶状体眼对压贴球镜矫正的依从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28例(55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年龄4~23个月,采用优先注视法检查视力,用+14~+20D压贴球镜矫正无晶状体眼,观察其戴镜的依从性及视力提高情况。每6个月扩瞳验光,调整眼镜度数,随访6~24个月。结果能坚持戴镜、依从性好者25例(89.29%),不能坚持者3例(10.71%)。术后视力明显高于术前视力(P〈0.05)。术中检影验光屈光度为+14~+20D,平均+17D;随访检影,随着月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每6个月降低0.50~1.00D。视轴区透明,未见明显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婴幼儿无晶状体眼用压贴球镜矫正屈光不正,由于镜片轻便,患儿易于接受、依从性好。联合弱视训练,视力明显提高,可适当推迟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7岁右眼眶外伤后复视两个月。患儿于1997年5月20日遇车祸,车尾撞击右眼眶处,左侧头部着地,致使头皮裂伤,右眼眶皮肤瘀血肿胀。即送当地医院抢救,当时神志清醒,喷射性呕吐数次。诊断为“脑震荡”,次日全身情况好转后,发现复视,感觉歪头时症状可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