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是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光动力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治疗效果得到强化。光动力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长达10年,虽然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中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成为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并且相关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以期降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复发率,提高其经济性的同时更好地抑制患者的病变发展,延长疾病的控制时间。该文首先分析了光动力疗法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理以及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疗效的认可情况,然后阐述了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2.
李奇蒙 《智慧健康》2023,(13):56-59
目的 分析在屈光不正患者验光检查过程中采用电脑自动验光联合综合验光仪对其诊断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1月-2023年2月诊治的不同程度屈光不正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电脑自动验光及综合验光仪验光。分析比较单纯电脑自动验光与电脑自动验光联合验光综合仪联合验光方式对患者屈光不正检出率、球镜、柱镜及散光轴位检测结果的相差范围。结果 与单独采用电脑自动验光相比,电脑自动验光联合综合验光仪联合验光检测率增高,球镜屈光度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屈光度值、散光轴位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所有屈光不正患者中采用电脑自动验光联合综合验光仪进行检测可提高其检出率同时获得更精准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二次治疗的时机与探通进针的深度。方法:分析一次治疗失败的32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二次鼻泪管探通后的治疗效果,并对一次探通成功的115眼患儿的探针进针深度进行统计。结果:由于泪道探通的有效率与年龄有关,本研究三组患儿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间隔时间分组,1wk以内的11只患眼中,经二次治疗有效10眼,占91%;1~2wk的13只患眼中,有效12眼,占92%;2wk以上8只患眼中,有效6眼,占75%。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隔1~2wk二次治疗的成功率最高,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0.05)。<3月龄患儿操作中进针深度24~26.5mm,3~7月龄26.5~28.5mm,7~12月龄28.5~30mm,12~36月龄30~32.5mm。结论:间隔1~2wk再行二次治疗的成功率最高,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是最佳治疗时机。操作中,<3月龄患儿操作中进针深度24~26.5mm,3~7月龄26.5~28.5mm,7~12月龄28.5~30mm,12~36月龄30~32.5m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不同房角关闭程度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35眼,根据房角关闭程度分为A,B两组。A组(房角关闭粘连≤90°)19眼,B组(房角关闭粘连90°~180°)16眼。均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变化情况。结果: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35眼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房角加深。房角镜检查:A组19眼房角完全开放者16眼(84%),B组16眼中房角完全开放者13眼(81%)。A,B两组房角开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术前A组眼压为35.13±4.18mmHg,B组为45.01±5.31mmHg。术后1wk,A组眼压控制在14.25±3.22mmHg,B组眼压控制在14.30±3.19mmHg。A,B两组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可以有效治疗房角关闭粘连≤180°的患者,对于房角关闭粘连>180°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青光眼手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非保守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07眼,采用泪道冲洗或鼻泪管探通的方法治疗的时机。结果:不同年龄组1d~3mo16只患眼中,经非保守治疗治愈15眼(93.8%),出现并发症1眼(6.3%);3~7mo42只患眼中,治愈39眼(92.9%),出现并发症2眼(4.8%);7~12mo38只患眼中,治愈31眼(81.6%),出现并发症3眼(7.9%);12~36mo11只患眼中,治愈6眼(54.6%),出现并发症1眼(9.1%)。不同年龄组患儿的非保守治疗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mo治疗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3~7mo是患儿行泪道冲洗或探通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耐药基因及毒力因子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2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病灶分泌物分离的764株PA菌株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分析,提取菌株DNA,检测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结果 764株PA菌株中检出CRPA菌株94株,检出率为12.30%;94株CRPA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在55.32%~98.94%之间;94株CRPA菌株中检出了携带blaGES、blaIMP、blaVIM耐药基因的菌株,检出率分别为11.70%、10.64%、9.57%;94株CRPA菌株中检出了携带exoU、exoS、popB、LasI、Hcp2、LasR毒力因子的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5.96%、46.81%、100.00%、86.17%、76.60%、89.36%。结论 CRPA对常用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但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相对敏感,检出含有blaGES、blaIMP、blaVI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