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88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8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提高小婴儿室缺伴肺动脉高压的手术疗效,总结16例8kg以下室间隔缺损(室缺)伴肺动脉高压婴儿行急诊手术修补室缺的经验。其中1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死亡1例(6%)。作者认为,婴儿巨型室缺应尽早手术治疗为宜,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尤为适合;术后强调持续保持病婴镇静及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高压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评估影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手术纠治的因素,本组纳入了28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和15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纠治者。结果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9.3%。随访32例,2例肺静脉回流梗阻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2年3个月死亡。结论认为,TAPVD必须早期手术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术后定期随访;改进手术方法,防止心房内补片粘连所致肺静脉回流梗阻。  相似文献   
4.
适应性反应是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适应性反应已作为疾病防治的新战略,其核心和精髓是充分调动和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增加机体适应性和抗损伤能力,维持机体自稳态.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表明了机体自身存在着很强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其本质是适应性反应诱导了内源性保护物质(保护性蛋白等)的产生,而用药物等途径则可模拟或增强适应性保护作用.适应性反应与中医学的天人相应、正气学说、扶正固本、藏象学说、治未病思想、适应原中药、针灸经络等理论有诸多联系,对中医药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对于揭示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和实质、发展和弘扬中医理论及促进中西医结合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经验。方法112例病儿,≤6个月43例(38%,X组),>6个月69例(62%,Y组)。85例行心导管检查。Rastelli A型89例,Rastelli B型10例,Ras- telli C型13例。手术技术分单片法,双片法和简化单片法。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发现异常而即刻再次手术者7例(二尖瓣反流4例,二尖瓣狭窄2例,左室流出道梗阻1例)。术后入重症监护室,左房压8~21 mm Hg,中心静脉压7~12mm Hg。呼吸机平均应用47h,监护室平均滞留6.3d。结果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直径>2mm)13例,二尖瓣中度反流1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院内死亡6例(X组1例,Y组5例)。术后随访91例(81%),随访1~5年,平均2.3年。1例术后1年因肺炎心衰死亡,1例术后2年因二尖瓣中-重度反流而换瓣。结论院内死亡率提示,小于6月龄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病婴手术是安全的。随着年龄增大,瓣膜成形效果、肺动脉高压的预后可能会更差。双片法修补室间隔缺损较易发生残余漏(9例,18%),简化单片法出院时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方法(6例,16%)。  相似文献   
6.
连续浅缝法修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浅缝法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VSD)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体重10kg以内(≤10kg)50例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采用自体心包连续浅缝法修补。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2±21min(14-52min),体外循环时间56±35min(29-69min)。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9例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结性心律。2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因前上缘残余分流分别为0.4cm和0.3cm,再次手术修补;1例后下缘残留细束样分流,直径0.15cm,随访6个月后自愈;10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剪开三尖瓣,8例垂直瓣环,2例平行瓣环;1例三尖瓣中度反流,随访无加重;5例轻度反流,4例轻微反流,随访均无加重;1例心包积液;1例再次进入手术室止血。结论连续浅缝法是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有效外科纠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英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并指出美国迄今来能制定出含概室内守气质量的联邦法规,问时对联邦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和ASHRAE等学术团体在室内空气质量标难方面的工作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利用新鲜人脐带静脉制各具有肝素缓释机制的人造血管的方法,并与经典法及快速法比较其肝素缓释时效,在试管及动物实研中证实其有效的抗栓性,本研究提示人脐静脉人造血管经肝素伪饰其内壁后可提高其血液相容性及抗栓性。内径4mm的HUVG经肝素伪饰后用于周围动脉替代及新生儿体肺分流手术可能提高其早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阻断期间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肺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期间应用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杂种上海犬(上海农科院犬养殖厂)12只,体重7~12 kg.随机分成应用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体外循环前、结束即刻、结束后1 h的肺功能,体外循环术后2组左、右心房内血白细胞记数以及肺水含量的变化.体外循环转流前、后分别在右肺门处随机切取肺组织(3 cm×3 cm大小)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左、右心房血白细胞记数差异无显著性,肺水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对照组显示肺泡间质明显水肿,肺泡内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实验组保留了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结论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可减轻主动脉阻断期间肺组损伤,保护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素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作用后转化生长因子beta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TGF-beta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大鼠肝星状细胞以1×108/L浓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 每孔100 muL. 实验分组为肝素Ⅰ组、肝素Ⅱ组、肝素Ⅲ组, 加入肝素使各组培养液中肝素浓度分别是10, 100, 1000 mg/L, 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组6孔重复3次)培养48 h. 培养终止后吸取上清液-20℃冰冻保存, 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TGF-beta1和Ⅰ型胶原水平, 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肝素Ⅱ组和Ⅲ组HSC培养上清液TGF-beta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9±1.27 ng/L, 3.34±1.13 ng/L vs 5.95±1.72 ng/L, P均<0.01), 肝素各组Ⅰ型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7.20±9.30 ng/L, 73.17±12.04 ng/L vs 95.61±12.55 ng/L, 63.31±10.93 ng/L vs 95.61±12.55 ng/L, P均<0.05), 肝素Ⅲ组平均吸光度低于肝素Ⅰ组和对照组(0.29±0.07 vs 0.42±0.12, 0.46±0.17, P均<0.05). 结论: 大鼠肝星状细胞在肝素作用下TGF-beta1和Ⅰ型胶原分泌受抑制, 其增殖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