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小鼠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探讨共抑制信号BTLA-HVEM是否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免疫病理反应.方法 将106 PFU的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KOS毒株接种于BALB/c鼠的角膜上建立HSK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接种病毒前(0 d),接种病毒后的第3、7、10、14、21天,用毛细管取小鼠的左眼眼眶静脉窦血1 mL,分离淋巴细胞,行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4+ BTLA+T细胞和CD3+ CD4+ HVEM+T细胞阳性率;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TLA蛋白及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ALB/c鼠的角膜接种HSV-1后的1~5d,角膜擦拭液中均检测出HSV-1复制,表明小鼠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显示:角膜接种HSV-1后第3天,所有小鼠均患了急性上皮性角膜炎,并于感染后1周内痊愈,自病毒接种后第8天起,小鼠出现角膜基质炎的改变,表现为角膜基质呈灰白色混浊,角膜基质混浊于病毒接种后的第10天达到高峰,持续至第14天后逐渐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BTLA+T细胞和CD3+ CD4+ HVEM+T细胞的阳性率,在角膜接种病毒前(0 d)分别为(3.15±0.60)%和(9.84±1.06)%,在角膜接种病毒后第10天(HSK疾病程度最严重时)分别增加到(20.47±3.15)%和(45.18±3.90)%(与0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HSK小鼠角膜组织中BTLA和HVEM的蛋白表达结果一致:HSK临床表现最严重时,即病毒接种后第10天时,BTLA蛋白和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表达最强,主要表达于角膜基质层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上,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也有表达.结论 在HSK小鼠模型中,BTLA及其配体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强,共抑制信号BTLA-HVEM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IL)-27作为IL-12家族的新成员,是抗原递呈细胞(APC)的早期产物,主要由激活的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同时是具有抗炎和促炎双重属性的细胞因子.目前发现IL-27参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有望成为病毒特异性免疫疾病的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作为近几年不断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快速无创地得到高分辨率的眼底视网膜成像,并可以得到眼底血管密度及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的量化值,为研究近视疾病早期的眼底病变提供极大帮助。现回顾OCTA的发展史,详细介绍并总结OCTA测量近视人群眼底视网膜血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及辅助病理性近视诊断的...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IL-6/IL-12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由EBI3和p28两个亚基构成异源二聚体,主要来源于树突状细胞(DCs)的分泌.IL-27受体(IL-27R)由WSX-1与gpl30共同组成,多种细胞中均有IL-27R的表达.IL-27对免疫细胞尤其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发育、分化和功能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具有免疫促进和免疫抑制双重特点.IL-27的抗病毒作用一直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它在抗HIV的研究中较多,对HBV的抗病毒作用也得到了证实.因而IL-27在抗病毒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板层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切削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0只眼,按手术方式将分成两组:飞秒激光制作角膜板层瓣组(FS-LASIK)30只眼和机械角膜刀制作角膜板层瓣组(常规LASIK)30只眼,其中FS-LASIK组平均年龄(25.7±4.8)岁,常规LASIK组(24.1±4.4)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FS-LASIK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用Nd:YAG激光损伤晶状体建立外伤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健康白兔30只,随机分5组,手术穿刺划开前囊膜及浅层皮质为对照组,实验组按单脉冲激发Nd:YAG激光的不同能量分为2,4,8,12 mJ组.处理后定期观察免眼晶状体形态学变化至30 d并评估白内障形成情况.结果 Nd:YAG激光以单脉冲方式发射损伤晶状体后,在单脉冲能量从2~12mJ范围内晶状体混浊程度随激光能量增加而增加,而单脉冲能量8 mJ以上则眼内副损伤增加而晶状体混浊程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Nd:YAG激光损伤晶状体可以成功地建立眼外伤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实验最佳应用单脉冲能量为4~8mJ.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不同效价激素治疗下的角膜光密度值和角膜上皮厚度(CET)的差异。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近视诊疗中心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01例(197眼)。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51例(99眼)和氟米龙组50例(98眼)。地塞米松组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点眼,每次1滴,用药1周,1周后改为氟米龙滴眼液3次/d,每次1滴,每周减量1次,至术后1个月时停药。氟米龙组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均4次/d点眼,每次1滴,1周后停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并继续使用氟米龙滴眼液3次/d,每次1滴,每周减量1 次,至术后1个月时停药。在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分别测量2组患者手术层面的角膜光密度值、CET、眼压及视力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U检验比较2组数据间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差异。结果:最终地塞米松组和氟米龙组分别有42例(82眼)和43例(84眼)完成随访。2组基本信息、术前等效球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时,2组角膜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角膜光密度值低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 P=0.011)。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2组眼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眼压明显高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6,P<0.001)。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时,2组CE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在0~2 mm(t=-2.89,P=0.005)和>2~5 mm区域t=-3.48,P=0.001)CET低于氟米龙组。术前时,2组在亮环境和暗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时和1个月时,地塞米松组的对比敏感度优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裸眼视力、总高阶像差、术后有效指数和安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使用低效价糖皮质激素相比,SMILE术后早期使用高效价激素明显抑制了角膜上皮重塑,角膜光密度值和对比敏感度恢复更快。SMILE术后患者使用高效价激素眼压升高更明显。术后高效价与低效价糖皮质激素相结合的给药方案,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快、更安全有效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夏丽坤 《大众健康》2012,(4):114-115
小晴从小品学兼优,重点高中、名牌大学,一路顺畅。不想在找工作和找对象两个人生大事上摔了跟头。开始,她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成绩那么好,却与心仪的工作单位一次次失之交臂,直到找对象的时候,她才渐渐参悟到其中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绝对期青光眼患者158例163只眼,应用810nm半导体激光的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中采取卧位、积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TLA-4Ig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SK)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复发性HSK的BALB/c鼠模型,经紫外线B光照射角膜诱导HSK复发;使用CTLA-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观察其对复发性HSK的影响。结果:注射CTLA-4Ig的小鼠,复发性HSK的角膜混浊程度及角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迟发型超敏反应明显减弱,外周血中CT4^ T细胞减少了92.8%。结论:CTLA-4Ig通过阻断B7:CD28/CTLA-4协同刺激途径,抑制了CD4^ T细胞的增殖,阻止了复发性HSK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