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眼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近视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眼前节参数特征及近视与PACG的关系。方法: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深圳市眼科医院、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等5个眼科中心明确诊断的近视合并PACG患者210例(263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E)将受检眼分为低度近视组(SE -3.00~-1.00 D)、中度近视组(SE-6.00~-3.00 D)、高度近视组(SE≤-6.00 D)。根据眼轴长度(AL)将受检眼分为AL≤24 mm组和AL>24 mm组。所有患眼均接受常规眼科检查,采用主观验光仪进行屈光度检查,采用IOLMaster 700测定中央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AL,根据公式计算SE、玻璃体腔长度(VL)、相对晶状体位置(RLP)。不同近视程度组间眼前节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AL组间眼前节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低度近视组176眼,中度近视组60眼,高度近视组27眼,3组受检眼A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5,P<0.001),其中高度近 视组AL长于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组间L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P=0.003),其中高度近视组LT短于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P=0.002、0.001);3组间RLP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9,P<0.001),其中高度近视组RLP比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更靠前(P<0.001)。AL>24 mm组受检眼ACD比AL≤24 mm组深(t=-2.60,P=0.010),但AL>24 mm组受检眼RLP比AL≤24 mm组更靠前(t=6.74,P<0.001)。结论:高度近视合并PACG的AL较长,LT较短,但RLP更靠前。相对拥挤的前房结构可能是此类近视患者发生房角关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眼科医务人员对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认知的现状。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微信平台的网络问卷1329份。方法 “问卷星”平台问卷调查眼科医务人员对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认识及实际工作中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现状。主要指标眼科医务人员对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1329份问卷中98.42%认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连续性健康管理非常重要,但对青光眼管理现状满意者仅占17%,调查对象已开展青光眼疾病管理者占26.94%。66.37%有开展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想法但面临各种困难。57.56%支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最应优先纳入连续性健康管理。52.82%认为慢病信息监测系统模式是最佳模式。年青光眼门诊患者数量大于3000人次的医院已开展了青光眼管理的比例(62.07%)较高(P<0.05);三级医院已开展青光眼管理的比例(31.1%)明显高于二级医院(14.8%)(P<0.05)。结论 大多数眼科医务人员认识到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并有积极开展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愿望。然而目前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规范化全面推广。(眼科,2022,31:281-...  相似文献   
3.
史吟雯  唐莉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0):1724-1726

青光眼是一组以进行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近来研究表明青光眼的病理损伤不仅局限于视网膜及视神经,而是累及整个视觉通路。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系统损伤并非传统认为的完全不可逆,而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也有研究表明青光眼的视觉通路的神经元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可能进行修复及重塑,从而恢复一定的视觉功能,这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