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仍很高,其主要问题是由于对外伤造成的急性脑水肿、肿胀,引起的急性颅内压力增高难以控制的结果。因此,应用持续颅内压力监护来估计脑水肿,肿胀的程度,判断病人的预后,指导治疗,是一个重要手段。近两年来我们应用LYJ—I 型颅内压监护仪为70例特重型、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力监护,对其中20例难以控制的颅内压力增高患者应用大剂量硫喷妥钠治疗,初步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男性14例,女性6例。15—20岁6例,21—40岁9例,41—50岁5例。  相似文献   
2.
<正> 颅内压力的变化,是颅内病理生理某些方而改变的反映。连续准确地测定颅内压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对判断病情演变、观察治疗效果很有帮助。1951年Gvllaume等首先对脑室内压持续测定记录作了报道。国内史玉泉报道了颅内压的持续记录实验。近两年来我们与宝鸡市无线电二厂协作,研制成LYJ—Ⅰ型颅内压监护仪。经动物试验和较长时间临床使用,于1981年12月进行技术鉴定认为,仪器设计合理,性能稳定,使用方便,适合临床与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64~1978年共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86例。1973年以来对67例严重颅脑伤有选择的进行去大骨瓣充分减压治疗,使伤员的死亡率由73年以前的71%降到41.79%。本文仅就早期一次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充分减压及控制脑肿胀与脑水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自从1947年Spiegle及wycis首先用脑立体定向手术破坏苍白球治疗震颤麻痹奏效后,经过不断地改进立体定向仪,使其结构不断完善,操作简便,定向准确。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对脑组织损伤小。近年来在神经外科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除对震颤麻痹等锥体外系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外,目前已用于治疗恶痛、癫痫,精神病,深部动脉瘤,脑下垂体破坏,早期垂体瘤,脑肿瘤的定向活检以及颅内金属异物摘除等。国内1965年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曾试制了一种轻小的脑立体定向仪,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以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对脑立体定向议的制做又做了某些改进。但临床开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脑膜中窦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30例男性成人尸体头颅的解剖以及8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开颅手术,对中国人的脑膜中窦进行了观察研究。据观察,脑膜中窦的下端与蝶顶窦相连,而上端与上矢状窦相接。脑膜中窦位于冠状缝之后方,脑膜中动脉分支的前方。在30例男性成人尸体头颅中出现脑膜中窦者19例,即脑膜中窦的出现率为63.33%。本文并着重对脑膜中窦在临床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颅外一颅内动脉吻合术为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国内自1976年以来采用者日益增多。我院于1980年以来对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进行了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前组分支端侧吻合术61例次,现将其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评估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方面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较多的磁共振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磁共振波谱法、锰增强磁共振等。在这些磁共振成像技术中,传统磁共振主要提供视觉系统形态学的改变,弥散张量成像及锰增强磁共振主要用于观测更微观的视觉系统结构的改变,功能磁共振可以反映视觉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视觉皮层功能反应的改变,磁共振波谱法对深入研究眼部疾病的脑内代谢改变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些技术的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于视觉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随访监测以及疗效评估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临床应用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报告应用硫喷妥钠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的高颅压20例。依据用药前后颅内压连续记录、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对比,讨论了硫喷妥钠降低颅内压的作用、疗效,以及适应症,用药时机、剂量和速度等。  相似文献   
10.
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为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国内自1976年以来,采用日益广泛。我院于1980年4月至1981年6月对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进行了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前组分支端侧吻合术33例次。兹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1.性别、年龄:男25例、女7例;20~30岁1例,31~40岁6例,41~50岁15例,51~60岁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