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发现,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眼部形态改变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密切,这些形态改变 不仅是近视患者易患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对此类患者病程进展有着一定影响。开角型青光眼 是进行性、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因此近视患者早期发现、确诊、病情进展时及时干预显得十分 重要。现笔者回顾近年文献,在形态学变化上就近视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产生是角膜盲的常见原因,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CNV面积这一参数在衡量药物或治疗方案效果好坏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有多种方法可对CNV进行显影,包括墨汁灌注、免疫荧光染色等,近年来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等也是极有潜力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显影CNV的相关方法,希望能对CNV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角膜新生血管(CNV)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病理改变,与多种眼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CNV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蛋白参与调控。研究表明,Smad蛋白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影响CNV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Smad蛋白调控CNV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眼表碱烧伤、角膜溃疡等多种眼表疾病均可造成角膜、结膜的损伤和缺失,且常伴有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影响视觉功能。而羊膜具有使急性损伤的角膜或结膜缺损区迅速上皮化,抑制炎症、减少瘢痕形成等作用。因此在眼表重建及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方面,羊膜已得到大量应用。但在术中如何固定羊膜十分关键。既保证黏附时间和覆盖面积,又保证操作便捷且刺激性小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即对羊膜遮盖术中羊膜的固定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典型的远视患者因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导致视远、视近皆不清晰,而频繁且过度的使用调节则易出现视疲劳和内斜视等症状,儿童甚至可能发展为弱视,需及时矫正且慎重地设计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因屈光系统随年龄发生相关生理变化,远视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调节能力差异较大,医生需根据不同年龄的屈光特点,设计合理的矫正方案。本文将综述现有的远视矫正方法,比较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并总结不同年龄患者的远视临床表现特点和相应的矫正方案的临床进展,希望为临床上的远视矫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膜中的血管过度生长并延伸入角膜形成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血管的异常增生通常来源于角膜受损及自我修复,这是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过程。血管的病理性增生阻碍光在眼球内的传播,促进瘢痕形成并引起炎症反应。角膜新生血管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新生血管性眼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进一步的角膜新生血管机制研究是防治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键。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选择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几种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制备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偏振效应构建的3种不同注视方式下双眼调节反应的差异。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15名正视眼志愿者入选本试验(年龄18~38岁,男6名,女9名)。利用偏光镜和液晶显示器的偏振特性,设置3种不同的注视方式:(1)右眼能看到屏幕显示的视标,左眼无法看到;(2)右眼无法看到屏幕视标,左眼能看到;(3)双眼均能看到屏幕视标。使用红外电脑验光仪分别测量注视距离为5、2、1、0.5、0.33m时的客观验光值(以等效球镜计算),计算所有受试者在以上3种注视方式下的调节反应量。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不同注视方式下双眼调节反应的差异。结果:采用注视方式(1)(2)时,双眼在各种调节刺激下产生的调节反应有明显差异,其中使用眼(能看到屏幕视标眼)的调节反应均比未使用眼(不能看到屏幕视标眼)大(P<0.05)。采用注视方式(3)时,各种调节刺激下的双眼调节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眼开放状态下,经常被使用眼的睫状肌处于相对紧张状态,较少使用眼则处于相对放松状态。这种调节反应的不均衡性,很可能是促发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微生物侵袭角膜组织引起的炎症,是世界性的常见致盲眼病,主要致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病毒和棘阿米巴。其中,细菌感染是感染性角膜炎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有逐年增多趋势。目前的有效治疗手段主要是根据致病微生物不同,以局部使用或结膜下注射抗细菌和真菌制剂及全身运用抗病毒药物为主。综述从菌液制备、操作方法到评分检测方法系统地阐述了由细菌、真菌、病毒和棘阿米巴引起的角膜炎的模型制备。就如何制备出具有针对性的动物模型进行探讨,为评价及发掘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影像学方法研究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的曲率半径,比较内外侧髁之间和男女性别间的形态学差异,为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69个正常膝关节行伸膝关节180°核磁成像,在矢状位图像测量股骨内外侧髁的前后径(AP)、股骨远端曲率半径(rd)及股骨后髁曲率半径(rh),取内侧髁曲率半径指数(MCI)、外侧髁曲率半径指数(LCI)、股骨远端曲率半径指数(DCI)、股骨后髁曲率半径指数(HCI)作为衡量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曲度的标准。结果:男性股骨内侧髁rd为(32.58±4.84)mm,rh为(19.04±3.33)mm;外侧髁rd为(32.82±3.95)mm,rh为(19.38±2.80)。女性股骨内侧髁rd为(29.40±4.15)mm,rh为(15.99±2.38)mm;外侧髁rd为(29.30±3.16)mm,rh为(16.41±2.01)mm。男性MCI和LCI均大于女性(P<0.05),女性DCI大于HCI(P<0.05)。男女性内外侧髁AP、rd和rh存在显著的双变量线性回归关系(P<0.001)。结论:男女性股骨内外侧髁曲度有较大差异,女性股骨曲度大,尤其是股骨内后髁。膝关节假体股骨部件的内外侧后髁应采用不对称曲度设计,加大内侧髁远端曲度,使之与曲度较大的内后髁形成连续半径设计。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是接受光能、产生视觉的重要组织结构,但视网膜也是眼组织中最易受光损害的部位。当光强度或光照时间等超过了视网膜的防御能力,就会造成视网膜损伤。过多的光照射在AMD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的光损伤动物模型表现出视网膜不同的形态改变,损伤程度与多因素相关,如:光照强度、照射时间、模型物种等。视网膜光损伤致病及其防御机制的研究是目前眼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现对视网膜光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