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陕西、青海、新疆三省(区)部分人群庚型肝炎病毒(HGV/GBV)血清学特征。方法:采用ELISA方法,共调查三省(区)1469份血清中GBV-IgG抗体。结果:少数民族血清GBV-IgG抗体的阳性率(藏族4.11%,蒙古族5.36%,维吾尔族4.55%,回族4.00%)略高于汉族(1.36%-1.7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毒人群GBV-IgG阳性率(11.30%,34/301)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44%,18/736),(P<0.01);献血员GBV-IgG阳性率为1.02%-7.68%。结论:三省区民族间GBV-IgG抗体阳性差异无显著性,血源性传播是其重要途径,应加强对献血员及吸毒人员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我国内陆地区HTLV的传播性,1998年我室对部分吸毒人员、献血人员以及性混乱人群采集样本400份,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阳性17份,阳性率4.25%,明显高于广东及沿海等地区,其中吸毒人群为最高,阳性率6.47%本次调查揭示HTLV在我国内陆不同人群的分布以及血源传染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TT病毒(TT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青海省少数民族人群间TTV感染状况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的方法 ,检测 3个民族血清 ,测序分析一株藏族毒株DNA基因 ;结果 :1 56份血清排除HBV、HCV、HGV感染 ,TTV -IgG阳性率藏族 1 4.9% ;蒙古族 1 .9% ;土族未能测到阳性 ;1 3例TTV阳性血清经PCR检测TTVDNA阳性率 53 .8% ( 7/ 1 3 ) ,70 0个核苷酸分析与BDH1 及型的比较同源性为 90 %以上 ,同属G1a亚型 ;结论 :TTV在少数民族人群有感染性 ,不同民族和地域有显著差异 ( χ2 =7.53 ,P <0 .0 1 ) ,提示有外源性不同途径输入性感染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原地区,长期以来未开展对婴幼儿呼吸道病毒的分离,八一年初我院对该项工作初步摸索,用人胚肾单层细胞分离出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病原体腺病毒。现将分离方法简述如下: 一、组织培养(人胚肾单层细胞),3—6月水囊引产或手术取胎之新鲜胎儿,  相似文献   
5.
我省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的防治自1963年开始服苗及1982年实行计划免疫以来,流行基本得到控制。据1959—1987年疫情报告,脊灰在我省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并且在1985、86二年全省无病例报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予防免疫工作还存在不平衡,1987年全省有8个县,18个疫点出现不同程度的暴发性流行。因此要使脊灰在我省得到控制和消灭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加强服苗措施和完善监测工作。本文就我省1987年脊灰流行的  相似文献   
6.
用原代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对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和患儿母亲28例,在尿液和宫颈分泌物中分离到巨细胞包涵体病毒12例,初步证实西宁地区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是新生儿肝炎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原来自母体。在妊娠中期或后期先天性感染的2例患儿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受阻、耳聋、失明、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严重障碍,甚至死亡。在8例巨细胞包涵体病毒的患儿中5例续发肺炎,提示在新生儿肺炎中,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性肺炎占有一定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1994年8月WHO将病毒性肝炎正式定为ABCDE五种病原型。1990年我国相应定出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戊型肝炎的诊断由于过去缺乏特异性检测,故对人群中散在流行无法作出客观评价。近年来逐渐建立了单克隆抗体和抗原的监测,故从传统的排除法归纳诊断进展到血清学推论诊断。现将我们经HAV、HAY、HCV、检测面病原诊断不清的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者进行了戊型肝炎的病原学检测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8.
肝炎综合征在新生儿疾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主要特征为婴幼儿胆红质代谢障碍。诱发原因很复杂,因生物病原学所致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2]。可为先天性感染和获得性感染。本文报告1990~1994年西宁地区1250例肝炎综合征患儿及450例母亲的弓形虫(To),衣原体(Ct)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观察对象及方法一、对象肝炎综合征患儿1250例,临床诊断指标:直接胆红素增高,总胆红质超过17umol/L,即为高脂质血症,大便浅黄或呈白陶土色,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患儿中男786例,女464例;年龄组4日~1月726例(58.08%…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251例病毒性肺炎病原体的分离,阳性毒株,腺病毒98株占73.1%,RSV12株占9%,付流感13株占9.7%,肠道病毒10株占7.5%及RSV Ad1株。37份双份双份血清抗体测定,82.5%≥4倍增高。5份RSV双份血清抗体测定均为增高。初步观察到腺病毒及RSV是西宁地区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在重危、死亡病例中,腺病毒3型又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