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建灭鼠先进城市、先进地区、先进县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用的方法主要是药物灭鼠法。现就急、慢性灭鼠药物的应用问题进行讨论: 在大面积灭鼠中,究竟使用那种药物为好,应当有个判断标准,其主要标准应当是以下三条:第一,能否取得很好的灭鼠效果;第二,能否保证安  相似文献   
3.
国外已有在城市用专业机构承包的办法巩固无鼠害成果的报道。但如何根据我国的特点,大面积巩固无鼠害,特别是巩固农村的无鼠害成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我国创建无鼠害工作广泛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我们从1982年开始,在农村、牧区、动物园、港口、城市等各种类型的环境中,进行了巩固无鼠害措施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4格板、16格板和夹日法观察了杀鼠灵小麦毒饵一次投毒灭家鼠的效果,每户平均投毒饵8两,外加袋装毒饵2两,在投毒15天时用以上三种方法测得的灭效分别为82.51%、82.65%、89.93%;30天吋分别为88.38%、91.33%,96.17%,60天时分别为93.88%、94.52%、98.09%,我们认为在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地区专业人员组织作到合理和严密投毒时可以选用本次投毒饵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灭鼠村庄家鼠群落变化的10年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报告1981~1991年在济南市郊区两个灭鼠村庄内进行家鼠群落变化观察的结果。灭鼠前家鼠群落中褐家鼠占85.23%,小家鼠占14.77%。苏家村用毒饵盒持续灭鼠后调查13265夹夜,捕获率为2.60%;1983~1985的3年中,野栖鼠型动物分别占86.96%,92.67%和45.83%,以后的年份只捕到1只小麝鼩。宿家村一般每年彻底灭鼠1次,1993~1991年共调查11506夹夜,捕获率为7.30%;其中1983~1986的4年中,野柄鼠型动物分别占29.14%,35.80%、15.30%和27.78%,其余年份则很少发现;该村1990年冬季以后未灭鼠,1991年8月调查褐家鼠又成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6.67%。作者认为,以褐家鼠为主,间有少量小家鼠,为北方尤其是农村的家鼠群落的顶极群落。在灭鼠的条件下,这一群落遭到破坏;而一旦停止灭鼠等人为干扰,可很快恢复原来的顶极群落。另外,野栖鼠型动物进入室内,除受室内鼠类密度影响外,还与野鼠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毒鼠磷毒杀褐家鼠与小家鼠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毒鼠磷毒杀褐家鼠与小家鼠的效果研究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济南,250014)曲宝泉,赵承善,管玉霞,袁青春,刘祖春关于毒鼠磷(溴毒鼠磷和氯毒鼠磷,下同)毒杀野鼠和家鼠的效果已有报告[1~4]。但对褐家鼠与小家鼠的灭效研究迄今尚少有报道。为此进行了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鼠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1年,对属于山东省4个动物地理小区的8个县(市)进行了鼠类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和一些资料记载,对山东省啮齿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线仓鼠为鲁北平原和鲁西南平原小区的优势种;黑线姬鼠常为其它小区特别是低洼地区的优势种;黑线仓鼠也常为其它小区旱地的优势种;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某些年份、某些地区可成为优势种;大林姬鼠和社鼠仅在山区分布。黑家鼠、黄胸鼠、东方田鼠、棕色田鼠、岩松鼠和花鼠为我省的稀有种类。鲁南平原小区的丘陵花生田生境,鼠的种群密度竟高达71.4%和34.9%,其中黑线姬鼠高达49.9%和18.0%,可能与大型鹅卵石地堰这一生境有关。泰山顶的鼠类以黑线姬鼠占绝对优势(65.2%),且其数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已知小家鼠和褐家鼠常在一个地方同时存在,大量灭鼠后,常出现褐家鼠减少,小家鼠增多的现象。有人报告厦门市从1933年~1936年褐家鼠为优势种,其构成为96.1%、60.4%、76.9%。到1974~1978年,中间历时40余年之久,小家鼠变成了优势种,其构成占62.4%和55.9%。但在用抗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委会有偿长年灭鼠组织形式的试验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灭鼠工作,近几年得以迅速发展;至1990年底,全国省会、计划单列市、重要旅游城市除少数外,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灭鼠标准。有人认为,这项工作是“三分技术,七分组织”,说明采取何种灭鼠组织形式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灭鼠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由各级爱卫会组织协调,最后由街道办事处组织居委会具体实施;城市居民灭鼠所用的毒饵由国家或集体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5/万杀鼠灵不同投毒方法灭家鼠效果。隔二日投毒一次,共投两次,用格粉板法测得的灭效为95.24%;只投毒一次灭效为71.97%。我们认为,为达省工省事,又能保持较好灭效,在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地区灭鼠时,可首选隔二日投毒一次,共投两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