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总结了豫南地区嗜人按蚊空间分布与土壤关系和种群数量年际变化与降水关系的调查结果。通过不同土壤区的对比调查,证实了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在黄棕壤性水稻土区,在水稻生长季节可向附近潮土性水稻区散布。通过二个点的连续调查和固始县十年恶性疟发病情况分析,证明了嗜人按蚊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受当年6—8月份降水量的直接影响,当该阶段降水量减少到350毫米以下时其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我国华北已证实有长潜伏期间日疟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 监测站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30公里的黎集乡。监测范围3个行政村(北园、东岳和黄集)8307人。属丘陵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疟疾发病率由1979年的4.80%,逐年上升到1984年的30.30%,1984年后逐年下降到1989年的0.93%,1990年回升到1.88%。一、防治措施执行情况: 1990年主要抗疟措施是:休止期(4月份)对上年出现暴发点的北园村2588名居民和其它两村25名有疟史者用氯、伯五日疗法  相似文献   
4.
<正> 实验室内中华按蚊产卵情况已有报道,在自然界该蚊产卵情况史冬元和江苏省阜宁县也曾作过初步观察。我们于1964年6—8月,1965年6—7月份在河南省信阳县鸡公山及1986年8—9月在河南省固始县力集对畜房和人房内中华按蚊的产卵情况作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验小屋对α—氯氰菊酯浸泡棉纱蚊帐(40mg ai/m~2)防治侵入屋内蚊虫进行了连续三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对中华按蚊毒杀作用稍高于三带喙库蚊,三个月后对中华按蚊的毒杀率仍在90%以上,三带喙库蚊约60%;半闭帐时可降低吸血率,三带喙库蚊约71%,中华按蚊约50%。浸泡蚊帐后大大降低了蚊虫在蚊帐的停落数量,增加了蚊虫的外逃比率,说明α—氯氰菊酯有较强的兴奋驱避作用,实验结果亦显示α—氯氰菊酯浸泡蚊帐育较强的空介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在本世纪60年代早期首先报告于哥伦比亚和泰国,随后扩散到南美和亚洲其它地区。近年来巴先后证实非洲一些地区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了抗性。我国南部某些地区的恶性疟原虫株抗氯喹亦相当严重.为查明河南省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以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α—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对我国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的作用特点,于1990年6~9月在河南省周始县黎集农村进行了实验小屋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实验小屋建在固始县黎集农村,该地系丘陵地带,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如何,过去未经调查。1982年与1983年先后在豫南固始县和淮滨县,用28天体内试验法,测定了52例恶性疟现症患者,平均退热时间为46.4小时.原虫转阴时间平均为59.0小时。其中有2例延长到第6和第7天才转阴。同时用体外微量法成功地测定了9例,其中3例在含氯喹8微微克分子井才完全抑制裂殖体生成。此3例中有1例体内法测定第6天,原虫才转阴。本试验结果显示,豫南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已处于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9.
嗜人按蚊对ABO血型人群吸血趋性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价按蚊有选择性吸血作用。Wood的实验表明冈比亚按蚊似乎能确定血型物质而偏好吸O型血。国内陈清卫等在实验室和现场均证明中华按蚊偏好吸A型血的人群。为探讨不同血型人群对恶性疟的易感因素,我们于1988年8、9月份在河南省固始县黎集对当地恶性疟传播的主要媒介嗜人按蚊对ABO血型人群的吸血趋性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固始、淮滨、商城、潢川等县的丘陵水稻区,为当地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作者于1984~1987年对这种分布现象与土壤的关系作了调查。 调查区位于淮河与大别山之间,地形由南向北分为丘陵、垄岗和平原。河流甚多,呈西南——东北方向流入淮河。黄棕壤为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黄棕壤性淹育型、潴育型、潜商型及侧渗型水稻土。上述四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