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8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蜡样芽胞杆菌的生化、血清和噬菌体分型工作,不仅是本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而且也是本菌胃肠道外感染用于传染源追踪的有力工具。现就国内若干地区110株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菌株(以下简称蜡毒株)调查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验菌株;用作分型的110株蜡毒株,系全国蜡样芽胞杆菌检验方法科研协作组提供,分别来自十三个地区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2.
1980年8月,大阪市检疫所从一自菲律宾旅行回国的腹泻患者分离出1株属于O 10群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Q-3378)。该菌不具有K1~K7064种K抗原(K2、K14、K16、K27、K35和K62除外)的新K抗原,其生化学性状与所有副溶血性弧菌一致。再者,该菌分解尿素呈阳性,神奈川现象为阳性。因此,作者建议将分离菌株V.parahaemolyticus AQ-3378的抗原型O10:K-A  相似文献   
3.
含油脂的食品和用油脂加工处理的食品种类很多,当其所含油脂氧化时,食品的色、香、味、营养价值等品质就变坏,并且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作者乃将原料中含油脂、质地多孔、贮藏期长的市售冻豆腐,按下述3种方式做贮藏中油脂变化的实验:(1)将冻豆腐放入硅胶干燥器中,分别置于25℃、37℃和50℃恒温槽内,于暗处贮藏,另外并于室温下暗处贮藏;(2)将冻豆腐放入硅胶干燥器中,分别置于25℃、37℃和50℃恒温槽内,在荧光灯照射(700米烛光,下同)下贮藏;(3)将冻豆腐按15cm~2、25 cm~2和38.5 cm~2三种不同面积置于容器中,放入有硅胶的皿内,在37℃恒温槽内,于荧光灯照射下贮藏。以上(1)与  相似文献   
4.
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简称 PVDG)薄膜常用作水产品的包装材料,而其中的添加剂枸橼酸乙酰三丁酯(acetyl trib-utyl citrate,简称 ATBG)和癸二酸丁二酯(di-butyl sebacate,简称 DBS)可被脂肪性食品溶出。作者用正庚烷、食用植物油以及含猪油10%、30%和50%的冻鱼糊分别作为模拟食品,使在下述几种不同方式下与包装材料接触,以观察添加剂的溶出情况:(1)切取 PVDG 薄膜一块,大小为12.5cm×8cm,投入200ml正庚烷中,置恒温水槽内于75℃加热120分钟或于90℃加热90分钟;(2)将上述大小的PVDG 薄膜置于200ml 食用植物油中,置高  相似文献   
5.
6.
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所致人的肠炎开始是Levy(1946年)报告的。当时将此菌记载为空肠弧菌(Vibriojejuni)。其后,在欧美也有类似空肠弧菌细菌所引起的散发的腹泻病。King(1957年)将这些细菌统称为关系弧菌(related vibrio)。可是,因为都是从腹泻患者的血液分离到细菌,粪便分离未成功,作为肠炎病原菌的意义还  相似文献   
7.
卵磷脂酶阳性和阴性的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的检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广泛分布于各种食品,特别是肉和肉制品中。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它是人们熟知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近年来,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有此菌的爆发性食物中毒的报告,已经确知是由于在肠道中该菌于形成芽胞的过程中产生肠毒素而引起。本文作者用不同来源的239株产气荚膜梭菌在试管内作产生肠毒素的试验。其中与食物中毒有关的65株中,有5株卵磷脂酶为阴性;卵磷脂酶为阳性的60株中,其血清型以41最多(6株),3、4型次之(5株),1、23、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沿海捕获的133份鱼贝类样品进行了总汞、烷基汞和甲基汞的测定。总汞是将样品经湿式灰化后,根据还原化原子吸光法求得;烷基汞是将样品经水蒸气蒸馏后,用原子吸光光度计测出;甲基汞则将样品经水蒸气蒸馏后,用电子捕获器气相色谱仪(EGD-GG)测得。  相似文献   
9.
1982年10月,日本札幌市新建成的某食品商店在开始营业的数天内,由于利用地下水作饮料水,引起7,751人中毒,这是日本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食物中毒。患者主要症状为腹泻(7063/7751,91.1%),多数为水样便(6504/7063),少数为软便(539/7063,7.6%)或粘血便(20/7063,0.3%);部分有腹痛(5471/7751,70.6%)恶心(3556/7751,45.9%)、呕吐(2279/7751,29.4%)和发烧(2075/7751,26.8%)。  相似文献   
10.
许多国家流行病学的资料指出,家畜的沙门氏菌感染仍分布很广,在人的沙门氏菌病与动物性食品原料的感染之间的联系已得到确认。本文就西柏林屠宰场屠宰牛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的调查作一介绍。调查分两次,每次历时约8个月。在屠宰牛前,从直肠采取粪便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