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女,25岁,本县农民.因发热发冷二天,无尿一天,1984年5月18日21时50分入院.起病即高热畏寒,头痛头晕,曾呕吐二次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卫生院检查体温40℃,血压低,诊断中毒性休克,已一天无尿而转本院。以往健康,近数月来未到外地。体检:T36.8℃,R20次/分,P100次/分,Bp测不到,神清,急性病容,发育营养良好,四肢冷。面色及颈胸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无肿大。瞳孔等圆,对光反射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之关系。方法:G6PD检测采用分光光度计酶活性法。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恶性淋巴瘤G6PD活性显著增高(P〈0.01),G6PD缺乏率显著增高(P〈0.05),儿童G6PD活性明显增高(P〈0.01),恶性淋巴瘤进展周期G6PD活性增高(P〈0.01)。结论:恶性淋巴瘤G6PD活性增高,且与年龄、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病以往曾有多种命名 ,诸如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 1 972年日本菊池昌弘[1] (Kikuchi)首先在日本血液学会杂志上报告 ,几乎同期藤本吉秀 (Fujimoto) [2 ] 也作了类似报告 ,称之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phadenitisHNL)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独立疾病 ,故又称为菊池坏死性淋巴结炎或菊池 -藤本病 (Kikuchi Fuji moto′sDiseases ,KFD)。此后又有坏死性组织细胞增生性淋巴结炎、坏死性巨噬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命名。 80年代各国也不断报告 ,逐渐引起重视。儿…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1985年1月~1987年12月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485例(诊断按1984年南宁会议拟定的标准),就病毒性肝炎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与血清胆红素之关系作一分析。检测方法全部病例均用四唑氮蓝定量法检测  相似文献   
5.
Budd-chiai 综合征(BCS)即肝静脉/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肝外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的病因。广义的 BCS 是指发生在肝脏小叶下腔静脉以上、右心房入口处以下肝静脉(HV)主干和(或)肝段下腔静脉(HIVC)任何性质的阻塞,使肝脏出现淤血、出血、坏死、纤维化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至窦后性门脉高压征的临床综合征。BCS 的病因复杂,病理改变和临床类型众多,定位定性诊断有相当的难度,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主。外科手术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达40%。自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与红细胞G-6-PD缺陷之关系,国内已引起注意。本文将1982年1月至1984年7月经随访的住院病例(诊断按杭州会议拟定的标准),就病毒性肝炎G-6-PD缺陷与黄疸指数(血清胆红质)之关系作一分析。检测方法与结果住院时用高铁血红蛋白(MHb)还原试验,还原率≤30%为显著缺陷,31~75%为中间值,>75%为正常.随访时用四唑氮蓝(NBT)定量法或定性法。定性法:≤1.6U为显著缺陷,1.7~6.6U为中间值,≥6.7U为正常。凡显著缺陷者均用定量法。MHb法及NBT法检测时均设正常对照,专人检测。中间值病例及两种检测方法不相符者不列入分析。检测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在基层单位应用小剂量短疗程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提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对35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化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予rhGM-CSF治疗,剂量1.5~2μg·kg-1·d-1,疗程1~4d。白细胞上升的总有效率为77.14%(27/35)。而对照组Ⅰ(白细胞增长仪)为46.43%(13/28),对照组Ⅱ(升白药)为19.35%(6/31),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P<0.05、P<0.01。提示rhGM-CSF能迅速升高白细胞。  相似文献   
8.
自1970年7月至1978年6月,本院共收治急性溶血性贫血188例。其中检查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140例,正常3例(1例为溶血期检查,2例为随访检查),缺陷率为98%。除31例诊断为蚕豆病、4例拟为流行性腮腺炎、5例拟为木薯中毒  相似文献   
9.
急性中毒性溶血性贫血(毒溶)为中毒常见症状之一。笔者复习国内文献67篇共141例,以期能对我国毒溶之发病情况有一大致了解。农药所致毒溶属于此类毒溶共34例,其中杀虫脒中毒24例,杀  相似文献   
10.
<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皮质激素在慢性ITP的治疗中仍作为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最初对皮质激素有反应,但在激素减量时病情反复。干扰素(IFN)作为一种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生物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慢性ITP已有10余年历史,取得良好疗效。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采用α-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