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032名大学生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32例大学生心电图采用通用的明尼苏达编码法进行分类,有编码者61.8%。各类心电图捡出率:心律失常34.6%,左室高电压22.4%,异常心电轴偏移11.9%,ST-T改变4.3%,室内阻滞3.4%,房室阻滞1.8%,异常Q或QS波0.6%。调查表明在无症状的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电图改变,但绝大多数属正常生理变异或为功能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R不等配对的方法,对唐山市新生儿出生缺陷进行了一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母亲妊娠最初的12周内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双亲不良环境接触史是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妊娠12周后的上呼吸道感染及妊娠期服用药物等与新生儿出生缺陷无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3.
刘妍  何立平 《护理研究》2006,20(18):1619-1620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及密闭式吸痰管使用时间对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收入ICU的有创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病人入选,共80例,其中67例完成。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接受开放式吸痰的为A组,接受密闭式吸痰吸痰管24h更换为B组,接受密闭式吸痰吸痰管48h更换为C组,比较发生VAP的时间及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VAP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密闭式吸痰24h与48h更换吸痰管VAP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的病人中,采用密闭式吸痰管是有效地预防VAP的措施之一,且密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可达48h,较24h更换者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采取综合序列治疗5O2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手术前后临床护理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5O2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行手术整复,并给予手术前后临床护理程序,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效果均满意,414例患者唇部创口一期愈合,外貌明显改善,11例腭裂术后发生腭瘘或复裂,其余患者创口愈合良好,语音明显改善。结论:规范的手术前后临床护理程序有助于唇腭裂患者整复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以医学美学的理念指导先天性唇腭裂患儿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本组患儿309例,男169例,女140例;年龄:1月~18岁,体重1.5~66Kg;单纯唇裂79例,唇裂伴腭裂181例,单纯腭裂49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整复。主要的护理内容有:从医学美学的角度进行唇腭裂相关知识的宣教;帮助患儿及父母的心理达到平衡状态;以医学美学的理念指导常规护理操作和舒适护理;美化病房环境;出院的美学指导。结果:309例唇腭裂患儿的护理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唇裂患儿术后容貌明显美观;仅8例腭裂患儿发生腭瘘或复裂,其余患儿创口愈合良好,悬雍垂成形,语音明显改善。结论:以医学美学的理念指导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唇腭裂患儿的医护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并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美学修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鸣县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本单位历年人群粪便检查等疫情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和分析。粪便检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法和醚醛法。结果 1990-1995年查出肠道寄生虫13种,感染率为61.93%,其中线虫感染率为42.37%,吸虫感染率为28.38%。1996-2000年线虫感染率下降至20.32%,吸虫感染率上升至32.12%。2001-2008年查出7种虫种,线虫感染率降至4.81%,吸虫感染率上升至44.00%。结论肠道寄生虫感染虫种大幅下降,部分线虫、原虫感染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肝吸虫感染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主要感染虫种,应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1:4配比方法在某煤矿选取40例Ⅲ期尘肺现患病例及160名对照,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Ⅲ期尘肺易患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所得结果表明:结核感染及以圆型阴影为主的胸片表现与Ⅲ期尘肺有显著联系;开始接尘时间、工龄及工种等未作为显著因素引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一例输入性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同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李某,男,45岁,广西武鸣县人,2009年10月18日出现无诱因发冷、发热、乏力等症状,10月20日上午到本村卫生所就诊,村医初诊为疑似疟疾,建议患者到两江卫生院就诊,10月21日患者直接到本中心就诊,采血镜检查见间日疟原虫(滋养体、裂殖体),根据病人疟疾临床症状及采血镜检结果,结合患者外出缅甸务工史,初步判断患者为缅甸感染疟疾输入性病例(间日疟).使用氯喹1.5g(基质,下同)+伯喹180mg双四天疗法,为规范根治、预防伯喹药物反应,患者回两江卫生院住院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9.
调查显示武鸣县村民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0.35%。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4.09%,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达47.66%,与1990年比较上升了126.95%。寄生虫感染率变化与当地改水、改厕以及居民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儿童烧创伤创面中的临床护理经验,以提高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应用 rhGM-CSF凝胶的临床护理资料。2009~2012年,共应用rhGM-CSF凝胶治疗31例住院患儿,共92个创面,其中浅Ⅱ度62个,深Ⅱ度28个,Ⅲ度1个,感染1个,面积0.2%~49%。护理要点:每日创面以1%聚维酮碘清洗,再以生理盐水清洗,随后将rhGM-CSF凝胶均匀地涂在创面上,外面以无菌纱布覆盖。观察要点:创面渗出液改变,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血供情况,创面缩小情况,体温变化。结果所有用药创面均不同程度地愈合,其中84个创面评为优,8个创面评为良。结论rhGM-CSF凝胶用于儿童面积较小的深度烧创伤创面具有独特的治愈效果。临床护理中,应仔细观察创面变化,适量用药,在外覆盖湿性敷料,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