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符合要求的96例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式不同分为TKA组50例和腓骨截骨组4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住院费用及手术前后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膝关节HSS评分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腓骨截骨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低于TK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升高、VAS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与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腓骨近端截骨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2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外侧壁骨折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0~102(73.8±2.9) min,术中出血量30~200(80.0±10.1) ml,骨折愈合时间12~17(14.3±2.1)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4(15.45±7.36)个月。术中发生外侧壁骨折1例,术后发生防旋钉部分退出1例。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91~95(92.7±3.6)分。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KA病人21例(23膝),术中保留完整的髌下脂肪垫.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内容包括膝关节活动度、膝前痛发生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Insall-Salvati比值、髌腱短缩发生率以及术后髌腱损伤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3个月(114.21±0.57)°、6个月(118.23±0.77)°和1年(117.26±0.87)°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功能评分[(84.88±0.82)、(85.78±0.37)、(86.56±0.66)分]高于术前(87.52±0.36)°和(52.36±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前痛发生率4.34%,Insall-Salvati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腱短缩发生率4.34%,髌腱损伤发生率0.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完整的髌下脂肪垫,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术中对髌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术后髌腱短缩,降低膝前痛出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半髋关节置换(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例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FHR组),37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64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与PFNA组相比,FHR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但FHR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较PFN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R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R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疗效可靠,术后可更早、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髓核切除术联合盘内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行经皮髓核切除术联合盘内胶原酶溶核术。通过5~12个月的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根据MacNab评价法,优30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3%,有效率97.8%。结论经皮髓核切除术联合盘内胶原酶溶核术胶原酶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符合要求的96例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式不同分为TKA组50例和腓骨截骨组4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住院费用及手术前后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膝关节HSS评分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截骨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低于TK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升高、VAS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骨近端截骨术与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腓骨近端截骨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锁骨钩钢板结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5月~2013年6月对54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分别行锁骨钩钢板(A组,35例)和锁骨钩钢板加带线锚钉内固定(B组,19例)治疗。A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3.4±7.2)岁。B组男性1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1±6.8)岁。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并发症、Karlsson评分等。结果两组间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随访末次X线复查肩锁关节位置良好,锚钉位置正常。B组手术时间[(56±9)min]长于A组[(45±13)min](P0.05);并发症及优良率优于A组(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结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符合肩关节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半髋关节置换(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例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FHR组),37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64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与PFNA组相比,FHR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但FHR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较PFN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R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R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疗效可靠,术后可更早、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