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胱硫醚-β-合酶(CBS)敲除(KO)小鼠紫癜性肾炎(HSPN)加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BS-野生型(WT)雄性C57BL/6J小鼠、雄性CBS-KO小鼠(C57BL/6J背景)各40只,鼠龄8~10周,体质量18~20 g。CBS-WT小鼠和CBS-KO小鼠均采用印度墨水尾静脉注射联合麦醇溶蛋白灌胃建立HSPN模型,造模过程中给予常规饮食或高蛋氨酸饮食,给予对照溶剂、内质网应激(ERS)激动剂或拮抗剂腹腔注射。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小球内细胞凋亡率、C/EBP同源蛋白(CHO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2、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常规饮食CBS-WT+HSPN组、高蛋氨酸饮食CBS-WT+HSPN组均出现肾脏病理改变,SCr、BUN、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常规饮食CBS-WT组(P <0.05),且常规饮食CBS-WT+HSPN组与高蛋氨酸饮食CBS-WT+HSPN组肾脏病理改变及SCr、BUN、24 h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6岁,职员.因近额部头皮处出现一肿物并逐渐长大7 d,于2010年4月26日至我科就诊.患者在10 d前曾到山上游玩,返回3 d后自觉头皮上有一小米粒大小的肿物,且无明显疼痛,未做任何处理;1周后,肿物逐渐长大,触之质软,周围皮肤瘙痒、不适,无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近卫淋巴结未见肿大与触痛.皮肤科检查:在近额际头皮处可见一6 mm×5 mm大小的黄褐色椭圆形虫体,可见其头部插入皮肤,背部没有盾甲,足在不停地活动.虫体周围有针尖至针头大小黑色粪便10多个(图1).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cSST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cSSTI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所有对象均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连续用药14 d。对比2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典型症状明显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红、肿、热、痛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肿、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及皮温明显下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CT、IL-6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检查异常。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cSSTI的疗效高于单纯敏感抗生素治疗,且能快速缓解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浅部真菌病病原菌菌种构成、分布特点,以及分离菌株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中临床表现及真菌镜检阳性确诊为浅部真菌病的4 0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真菌镜检、培养以及菌株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 026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中,甲真菌病1 531例,占比38.03%;手足癣1 100例,占比27.32%;体癣661例,占比16.42%;股癣612例,占比15.20%;头癣122例,占比3.03%。浅部真菌病病原菌分布以皮肤癣菌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75.78%,其中以红色毛癣菌、指(趾)间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酵母菌占比22.18%,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占比15.10%。4 026例浅部真菌病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为1.39∶1。甲真菌病在男性患者中占比34.36%,在女性患者中占比43.12%,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体癣、股癣在男性患者中占比分别为18.25%、17.61%,女性分别为13.88%、11.86%,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4 026例浅部真菌病以21~50岁年龄段多见,头癣则集中在0~10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37株真菌对于6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最高的是特比萘芬,敏感率高达97.25%,其次为克霉唑,敏感率达93.82%。咪康唑、两性霉素、氟康唑、灰黄霉素敏感率依次为78.26%、55.61%、43.25%、33.18%。结论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浅部真菌病以甲真菌病最为多见,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分离菌株,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21~50岁为高发年龄段,特比萘芬、克霉唑对浅部真菌病各类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甲壳素衍生物调控瘢痕疙瘩中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笔者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76例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使用甲壳素衍生物分为甲壳素组(n=41)和对照组(n=35)。手术后,收集瘢痕疙瘩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blot检测TSG-6、p-PI3K、p-AKT、鼠双微基因2(MDM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裂解型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甲壳素组瘢痕疙瘩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率、p-PI3K、p-AKT、MDM2、Bcl-2的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TSG-6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血糖升高特点,探讨调整控制血糖时胰岛素的用法,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内分泌科、血液病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甲强龙治疗组(DM1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M2组)和强的松治疗组(DM3组),每组各2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进行连续血糖监测,第2天上午8:00开始给药,其中DM1组静滴甲强龙40 mg,DM2组静滴地塞米松10 mg,DM3组一次口服强的松30 mg.比较三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血糖波动特点,即餐后3 h血糖水平、餐后血糖峰值及餐后曲线下面积(AUC)增值.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三组患者餐后3 h的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治疗的第2 d升高程度更为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DM2组患者的血糖升高最为明显,其次为DM3组,最后为DM1组,且三组患者的血糖升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三组患者中餐、晚餐的血糖峰值及餐后AUC增值均明显高于早餐,增高程度依次为DM2组>DM3组>DM1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血糖变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大部分患者在中、晚餐后表现出高血糖,而甲强龙对血糖的影响最小,但仍需合理的给予降糖处理以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24 h血糖波动特点,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早期监测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皮肤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病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其中DM1组静滴甲强龙40 mg,DM2组静滴地塞米松10 mg,DM3组一次口服强的松30 mg;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 d.对三组患者分别行3 d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其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等动态血糖参数的变化.同时在患者行3 d动态血糖监测的第2天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监测其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糖漂移情况,包括低血糖时间比率、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结果 DM2组患者的HbA1c、MAGE、SDBG、MPPGE水平均高于DM3组和DM1组,而DM3组的HbA1c、MAGE、SDBG、MPPGE水平均高于DM1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患者的MO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1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为(17.35±4.27)%,血糖波动系数为(2.52±1.22);DM2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为(26.30±6.30)%,血糖波动系数为(3.98±1.57);DM3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20.29±4.03)%、血糖波动系数(3.31±1.17);由此可知DM2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显著高于DM1组及DM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1组、DM2组、DM3组三组患者的低血糖时间比率分别为(2.60±1.42)%、(6.61±2.07)%、(3.87±1.92)%,故低血糖时间比率由低到高依次为DM1组、DM3组、DM2组,其中DM2组患者的低血糖时间比率最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除全程常规监测HbA1c外,还应动态监测血糖,以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9、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与总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IL-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CSU活动期患者纳入CSU活动期组, 依据7日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将其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5例和重度组20例三组;并将经规范抗组胺治疗28 d后进入疾病静止期的19例患者纳入CSU静止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30名健康受试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CSU活动期和静止期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 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9、PAF、总IgE、IFN-γ和IL-4水平, 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CSU活动期患者血清IL-9、PAF水平与总IgE、IFN-γ和IL-4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SU活动期组血清IL-9、PAF、总IgE和IL-4水平均高于CSU静止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 血清IFN-γ水平低于CSU静止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健康对照组与CSU静止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麻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PBMC)中TLR2m RNA的表达及血清中IL-2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其在麻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TLR2mRNA在麻风现症患者PBMC中的表达以及ELISA技术检测IL-2在血清中的水平。结果麻风患者PBMC中,TLR2mRNA表达水平0.56±0.06,对照组0.22±0.01;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pg/ml)23.42±16.45,对照组6.64±4.24;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两者呈正相关(P=0.012,r=0.422)。结论麻风患者PBMC中TLR2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IL-2水平有一定相关性,TLR2与IL-2可能参与了麻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6岁。四肢红斑伴瘙痒1周。口服灰黄霉素片1周后,在曝光部位出现红斑伴瘙痒,诊断光敏性药疹。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治疗后,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