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王翀  陈云娜 《安徽医学》2017,38(9):1095-1098
目的 为研究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工艺,提高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的稳定性.方法 首先制备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并以外观和再分散性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结果 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预冻时间24 h、冻干保护剂为甘露醇、用量为80 mg、浓度为10%.冻干前后包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干后的粒径和冻干前相比有一定增大.结论 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有望成为新剂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Cocktail”混合探针药物法,探究桑叶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mulberry leaves,AML)、桑叶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mulberry leaves,EML)对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酶活性的影响,从代谢酶的角度预测它可能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非那西丁、安非他酮、双氯酚酸钠作为大鼠体内3种CYP450酶(CYP1A2、CYP2B6、CYP2C9)的探针药物。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桑叶提取物14 d,第14天灌胃后30 min尾静脉注射混合探针药物,根据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测定各组血药浓度,用DAS 2.0和SPSS 21.0软件拟合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连续灌胃桑叶提取物14 d后,与9.0 g/L氯化钠注射液相比,AML组中非那西丁、双氯酚酸钠代谢减慢,安非他酮则不明显;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组相比,EML组中安非他酮、双氯酚酸钠代谢减慢,非那西丁则不明显。结论 AML对大鼠体内CYP1A2、CYP2C9可能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CYP2B6可能无显著性影响;EML对大鼠体内CYP2B6、CYP2C9可能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CYP1A2可能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翀  陈云娜 《安徽医药》2017,38(9):1095-1098
目的 为研究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工艺,提高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的稳定性。方法 首先制备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并以外观和再分散性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结果 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预冻时间24 h、冻干保护剂为甘露醇、用量为80 mg、浓度为10%。冻干前后包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干后的粒径和冻干前相比有一定增大。结论 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有望成为新剂型。  相似文献   
4.
该文旨在制备牡荆素白蛋白纳米粒(VT-BSA-NPs)以改善牡荆素(vitexin, VT)水溶性差而导致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利用反溶剂结晶法制备VT微粉,对VT微粉的形貌大小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VT微粉粒径在(187.13±7.15)nm,外貌形态近似球形,大小分布均匀;相较于VT原料药,VT微粉的化学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去溶剂化-交联固化法将VT微粉制备成VT-BSA-NPs,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筛选并对最优处方的粒径、PDI、Zeta电位、EE和形态学等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VT-BSA-NPs的平均粒径为(124.33±0.47)nm, PDI为0.184±0.012,Zeta电位为(-48.83±2.20)mV,包封率为83.43%±0.39%,均符合制剂相关要求。形态学结果表明VT-BSA-NPs外观呈近球形,形状规整,表面无黏连。体外释放结果显示相较于VT原料药,VT-BSA-NPs的释放速率显著降低,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LC-MS/MS建立VT的体内分析方法学并研究VT-BSA-NPs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特异性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