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5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阳飞  王芳  尹涛源 《安徽医学》2021,42(8):876-880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为CHF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三亚中心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8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均接受规范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联合贝那普利,观察组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疗效、心室重构指标及血可溶性ST2受体(sST2)、B型尿钠肽(BNP)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TnT)水平差异,并记录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下降差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上升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SV、LVED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差值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LVESD、LVEDD、IVST、LVPWT、LVMI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sST2、BNP、hs-TnT下降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ST2、BNP、hs-TnT低于对照组(P<0.05);另两组不良反应及心源性猝死占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HF疗效确切,对CHF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心肌损伤改善显著,并能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积雪草苷低(12.5 mg·kg-1)、中(25 mg·kg-1)、高(50 mg·kg-1)治疗组。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功能,HE染色检测心脏组织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心脏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ion-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和p-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MAPK)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液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在积雪草苷治疗后,大鼠心率、射血分数、左室收缩压显著上调;心肌酶Mb、cTnl、CK-MB的表达量显著下调,ki67阳性细胞率上调,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下调,Bax/Bcl-2、p-ERK1/2/ERK1/2和p-p38MAPK/p38MAPK的比率显著下调。结论:积雪草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抑制MA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RST)抑制JNK1/2的活化对急性心力衰竭(HF)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及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80只制成急性HF模型后设为模型组(Cardiac failure)、低浓度RST组(2.5 mg/kg)、中浓度RST...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对CHD患者PCI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79例PCI术后1年行冠脉造影术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冠脉造影显示是否出现再狭窄将其分为观察组(n=34,PCI术后1年冠脉出现再狭窄)和对照组(n=145,PCI术后1年冠脉未出现再狭窄).记录患者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D-二聚体(D-D)、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支架长度、支架直径、支架数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冠脉造影患者冠脉再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FPG、TC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支架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血糖、高总胆固醇,低血清TBIL、DBIL、IBIL水平,支架直径小为CHD患者PCI术后1年冠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血清TBIL、DBIL、IBIL水平为CHD患者PCI术后1年冠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CI术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对预测CHD患者冠脉再狭窄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和肽素(Copeptin)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96例AMI后HF住院患者设为心衰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设为对照组,另根据Killip分级将心衰组患者分为Ⅱ级(n=74)、Ⅲ级(n=88)和Ⅳ级(n=34),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RP、PCT、Copeptin水平,随访3年,以患者出现心源性死亡以及再发心衰记为生存预后不良,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血清CRP、PCT、Copeptin预测AMI后HF生存情况的价值进行探讨。结果 心衰组血清CRP、PCT、Copept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Killip分级心衰组患者血清CRP、PCT、Copept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生存时间为27.67个月(95% CI:25.93~29.41),对照组患者生存时间为34.02个月(95% CI:32.90~35.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PCT、Copeptin三者联合诊断AMI后HF生存情况的敏感度为87.40%,特异度为90.20%,AUC为0.927,CRP、PCT、Copeptin三者联合诊断的AUC、敏感度高于各单个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 血清CRP、PCT、Copeptin对AMI后HF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AMI后HF发生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和肽素(Copep-tin)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96例AMI后HF住院患者设为心衰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设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