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宁亮  钱令涛  李严  梁卫东  朱司阳 《安徽医药》2015,36(9):1106-1108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47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后的4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和常规治疗,试验组2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疗效评估。结果 试验组脑梗死、脑积水、纵裂积液、硬膜下积液、癫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腰大池引流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液中的血糖水平、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格拉斯哥(GCS)评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和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外周血,检测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并按照GCS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结果:随着GCS评分的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的越明显,具有明显相关性,且患者急性期时血糖浓度越高、白细胞计数越大预后就越差。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可作为判断颅脑外伤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抗脑缺血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注射液(ILH)抗脑缺血损伤作用。方法:大鼠脑梗塞模型用大脑中动脉结扎法制备;血管灌流量测定在离体免耳上进行。结果:ILH40mg.kg^-1iv显著改善大鼠异常神经症状,降低梗塞脑组织重量和抑制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下降,200mg.L^-1ILH可显著增加免耳灌流量。结论:ILH有抗缺血性脑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扩张脑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附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并探讨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的优点.方法 对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7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7例,仅1例仍有轻微疼痛,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目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发达国家人们常规预防维生素K缺乏新生儿出血的比例在下降,但在我们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患儿仍较多,颅内出血最为危险。作者在2009年-2011年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目的是观察在我院进行救治的维生素K缺乏的新生儿颅内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表现、住院经过、预后。维生素K缺乏的诊断主要依据异常的PT、APTT及正常的血小板水平,经过补充维生素K后获得正常的PT及APTT。尽管早期性手术清除颅内血肿这些患儿仍然会出现很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出生时预防性行维生素K的补充可能降低这些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脑室内出血或者脑内血肿行置管外引流时,多数情况下因为血肿不能很快引出需要进行注射尿激酶溶解血块。引流管使用不当或者术后注药时操作不当容易引起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作者自2006年以来自制一种简易三通脑室外引流装置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钱令涛  曾庆胜 《河北医药》2001,23(9):670-671
目的:探讨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方法:总结1997年1月-1999年7月行脊髓空洞症采用单纯局部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15例。结果:显效8例,好转7例。术后MRI复查:空洞缩小6例,无改变9例。结论:手术治疗为脊髓空洞的主要手段,但还不够理想,目的在于排除空洞内液体,减轻对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2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0.5~1年,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良好35例,中残4例,重残2例,病死1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情况,必要时进行颅内压监测及动态头颅CT复查,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