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探究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近20年出院准备度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出院准备度的研究, 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2022年3月23日, 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 781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布朗大学的Mor教授, 发文量最多、文献影响力最大的期刊是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出院准备度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为照护、结局指标、病死率、虚弱、专业照护机构、再入院;研究热点是护理学与老年医学;关注的人群是老年人和新生儿;关注的疾病是慢性疾病和外科疾病;研究前沿为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结论研究者应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 围绕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以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的院外延续性照护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3.
白露  邹聚芬  毕小琴  卢倩  郭柳媚  郑莹 《重庆医学》2023,(13):1974-1979
目的 调查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特点,明确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症状群及症状群在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拟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口腔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安德森头颈症状评估量表(MDASI-H&N)对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入院时(T0)、术前1 d(T1a)、术后1 d(T1b)、术后3 d(T3)、术后7 d(T7)、术后30 d(T30)]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症状进行划分,确定患者症状群及变化特点。结果 口腔癌围手术期患者在T0时症状发生率居于前3位的是困扰(苦恼)、牙齿/牙龈问题、咀嚼/吞咽困难,T1a时是困扰(苦恼)、牙齿/牙龈问题、睡眠不安,T1b~T30时是牙齿/牙龈问题、讲话/发声困难、咀嚼/吞咽困难。因子分析显示患者存在多个稳定的症状群,包括休息活动、胃肠活动、精神心理、口腔运动功能、口腔分泌功能、呼吸功能和神经感觉相关症状群,居于前3位的主要是口腔运动功能、精神心理、口腔分泌功能症状群。结论 护理人员应动态评估并加强症状群的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4.
郭柳媚  毕小琴   《四川医学》2021,42(5):515-519
<正>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机会性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1]。而口腔诊疗的特殊性使空气中极易产生微小飞沫和气溶胶,患者和医务人员长期暴露于含有致病微生物气溶胶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截止目前,尚未见新冠肺炎在口腔诊疗环境中传播的报道,但考虑到呼吸道传播病毒的高传播性和难防控性,口腔医务工作者需保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芳香疗法在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症状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第1阶段研究, 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9—12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132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第2阶段研究, 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2年1—3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45例口腔癌患者为观察组, 根据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匹配原则, 以年龄、性别等信息作为匹配条件, 将第1阶段研究的132例口腔癌患者匹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芳香疗法,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术后30 d症状群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存在7个相关症状群, 分别为休息活动、胃肠活动、精神心理、口腔运动功能、口腔分泌功能、呼吸功能、神经感觉相关症状群。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两组口腔癌患者胃肠活动、精神心理、口腔运动功能相关症状群严重程度比较存在组间、时间与交互效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息活动、呼吸功能相关症状群严重程度比较存在组间效应与时间效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