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拥有脉象仪的单位日益增多,但如何利用脉图为中医临床诊断实践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脉图的简单阅读.笔者在十几年的工作中积累了部分经验,拟订了初步的判别标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脉图的简单判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拥有脉象仪的单位日益增多,但如何利用脉图为中医临床诊断实践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脉图的简单阅读。笔者在十几年的工作中积累了部分经验,拟订了初步的判别标准,现介绍如下。1脉图判读的各要素1.1主波是脉象图的主体波幅,即脉象图中最高的1个波形,是基线至主波峰顶的1条上升曲线,顶点为脉象图的最高峰,正常值为9~22mm。1.2主峰角顶角,是主波峰顶的1个夹角。正常值为19~42°。1.3上升角上升角又称为流入角、主波升支角,是主波升支与基线之…  相似文献   
3.
“司揣内外”与中医诊断思维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司揣内外"一说见于<灵枢·外揣>,其中谈到"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昭昭之明不可蔽.  相似文献   
4.
“司揣内外”与中医诊断思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揣内外”一说见于《灵枢·外揣》,其中谈到“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对此中医诊断教材第5版以来均将其作为中医的3大诊断原理来阐述,如新1版(即第7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就有这样的记述:“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  相似文献   
5.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诸方面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客观对象所作出的知觉,包括自我评价、情绪的自我认知等等;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高职高专学生从生源(来源于三校即普通高中,中专和职业高中的学生)和学习要求及培养目标均不同于普通本科的学生,由于这些特殊性也注定了他们的心理取向会与本科生有所不同.目前,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以本科生为对象的研究居多"[1-4],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严重不足,但这一群体却正在逐渐扩大.因而,本研究以高职高专学生为被试,其目的在于探讨高职高专学生的自我概念特征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增进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