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常清  谢昌宏 《安徽医学》2020,41(4):467-46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9月至2018年9月合肥市骨科医院创伤科对27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固定。根据AO/OTA分型,12A型3例、12B型15例、12C型9例。患者年龄(50±21)岁,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3.0±2.7)个月。术后1、6、12个月采用QuickDASH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75±11)min;术中出血量40~120 mL,平均(75±18)mL;未发生医源性神经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在随访过程中,骨折均在3~6个月、平均(4.6±0.7)个月获得临床愈合。术中C形臂X线机透视8~13次,平均(10.5±1.5)次。术后1、6、12 个月QuickDASH评分分别为(27.90±6.60)分、(5.16±2.86)分、(0.67±2.36)分。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2019年4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固定和空心螺钉固定治疗26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9~64岁。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6例,Ⅲa型9例,Ⅲb型1例。钢丝固定12例,空心螺钉固定1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9 d。  相似文献   
3.
髌骨纵形骨折临床上较少见 ,易被误诊〔1〕。我科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 4例陈旧性髌骨纵形骨折畸形愈合并引起髌股关节痛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4例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2 8~ 4 6岁。均在外院诊断为“软组织伤”而行保守治疗。受伤至确诊时间为 2~ 3个月 ,平均 2个半月。 4例均有膝前区疼痛不适 ,尤以上、下坡及负重行走时为重 ,休息时好转。髌骨切线位X线片示外侧纵行骨折 ,向前成角(髌骨外侧骨块外倾 ) ,使髌骨前面呈“V”形张开 ,而关节面未见明显分离移位。 4例均在门诊行 2个月以上的保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2例,其中胸椎结核3例,腰椎结核9例;5例术前伴有不全截瘫,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例.术后抗结核治疗9~12个月.2、4、6、9、12个月后分别复查血沉、肝功能、神经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结果:12例患者均随访1~3 a.术后2个月在支具保护下下地活动,腰背痛明显好转.术后6~9个月血沉恢复正常;4~6个月盗汗、乏力症状、消瘦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个月,2例Frankel D级、1例Frankel C级者恢复到E级,2例Frankel C级恢复到D级;术后6个月均恢复到E级.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结核病灶复发,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4~6个月植骨融合.结论: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不污染胸腹腔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5.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2002年1月~2004年3月,对11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常规AO张力带内固定加用“8”字钢丝行髌韧带减张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膝后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带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7年 2月~ 1999年 2月 ,我院采用膝后侧入路治疗 9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患者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9例 ,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17~ 5 0岁 ,均为车祸伤。孤立性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7例 ,1例伴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断裂 ,1例合并有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断裂、内侧半月板边缘撕裂及腓骨小头撕脱骨折。手术均于伤后 3天内施行。1.2 手术方法 麻醉后 ,取俯卧位 ,在气囊止血带下 ,取横纹中 1/ 3为中心 ,作“S”形切口 ,长约 12cm。在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显露胫神经及血管 ,并显露腓肠肌内侧头…  相似文献   
7.
赵常清  谢昌宏 《安徽医药》2020,41(4):467-46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9月至2018年9月合肥市骨科医院创伤科对27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固定。根据AO/OTA分型,12A型3例、12B型15例、12C型9例。患者年龄(50±21)岁,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3.0±2.7)个月。术后1、6、12个月采用QuickDASH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75±11)min;术中出血量40~120 mL,平均(75±18)mL;未发生医源性神经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在随访过程中,骨折均在3~6个月、平均(4.6±0.7)个月获得临床愈合。术中C形臂X线机透视8~13次,平均(10.5±1.5)次。术后1、6、12 个月QuickDASH评分分别为(27.90±6.60)分、(5.16±2.86)分、(0.67±2.36)分。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回顾2002年2月-2004年6月72例接受小切口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介绍手术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打压植骨(transpedicular impacted grafting,TPIG)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6具成人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模拟正常组、压缩性骨折损伤组、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和单纯经椎弓根植骨组(transpedicular grafting,TPG)、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和TPG+椎弓根固定组,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比较各组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扭转生物力学性能。[结果](1)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组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高于TPG+椎弓根固定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组的强度和刚度高于单纯TPG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从扭转生物力学试验中也同样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结论]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O-C型(以下简称C型)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时机。方法对21例C型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平均随访20个月。其中,C1型7例,C2型12例,C3型2例。3例Gustilo II型开放骨折I期清创缝合钢板螺钉内固定。其余首先跟骨牵引,待肿胀消退后再行手术。手术方法:腓骨骨折(19例)均用钢板坚强固定。胫骨骨折:三叶草钢板固定19例(其中4例置于前侧),普通钢板2例。5例行I期外侧全厚皮片移植。结果按Baid和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优7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并发症10%。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C型踝关节骨折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