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B超定位下囊肿穿刺加置管抽吸,并注入无水酒精治疗单纯性肾囊肿81例(其中9例为双侧单发)。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囊肿消失36例侧(占40%),余54例侧囊肿均明显缩小(缩小率>70%)。患者症状均消失,无明显并发症。表明该法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安全有效,尤其保留导管多次用药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2.
应用德国多尼尔小巨人碎石机治疗肾结石30 例次,输尿管结石36 例次。均原位 X 线或 B 超定位碎石,排石率达95 .5 % 。术中观察结石已碎后再加用冲击400 ~500 次,以充分碎石,并可减少复震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德国多尼尔小巨人碎石机治疗肾结石30例次,输尿管结石36例次。均原位X线或B超定位碎石,排石率95.5%。术中观察结石已碎后再加用冲击400~500次,以充分碎石,并可减少复震率。  相似文献   
4.
实时线阵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误诊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实时线阵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经手术、病理对照,误诊21例,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年龄39~81岁。临床诊断胆囊炎、胆石症16例;左上腹肿块2例;另3例分别诊断为肝癌、阻塞性黄疸、肝左叶囊肿。使用EUB-25B型和SSD-280超声诊断仪,频率3.5或5MHz。按胆囊常规检查法进行,着重  相似文献   
5.
分析1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认为手术切除是肾上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切除嗜铬细胞瘤及摘除醛固酮腺瘤术前准备至关重要。髓性脂肪瘤及错构瘤手术切除疗效好。无功能皮质癌不易早期发现。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6.
例1 男,37岁。因突发性严重血尿伴血块入院。摄尿路子片及静脉肾盂造影未发现异常。B超见膀胱内有血块滚动。膀胱镜检查:清除膀胱内大量血块后见膀胱顶部右侧有1.5×1.0cm凝血块,悬吊于右侧顶部,用输尿管导管推去血块后见0.5×0.4cm肿块,并有活动性出血。体检无异常发现。在持续硬麻下手术,见膀胱顶偏右有一0.9×0.7cm隆起性肿块,侵及肌层,有活动性出血,周围境界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恢复好。病理检查为膀胱毛细血管瘤。随访8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7.
本院自1975年10月~1994年11月共收住前列腺增生症并行手术治疗557例,其中括耻骨经膀胱前列腺除术370例,耻骨后前列腺包膜切开除术16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2例,经会阴前列腺除术6例共4种术式。本结合临床实践,试图将各种术式进行比较并加以讨论,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Madigan氏前列腺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创的一种经耻骨后将增生腺瘤组织从尿道外切除而保留完整尿道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可避免TURP和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的早期出血、膀胱痉挛性疼痛、尿失禁等诸多并发症。自1993年6月我们开展此术式,并进行了部分改良治疗前列腺增生15例,取得满意效果,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囊癌(以下简称胆囊癌)早期诊断较困难。现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1例胆囊癌超声检查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和检查方法本组31例胆囊癌均先经我院在1982年10月至1985年2月间超声检查,而后在本院及其他医院手术证实。其中男9例,女22例;年龄40~75岁,平均63岁。  相似文献   
10.
由于输尿管从上到下逐渐变细,而下段最细,其内径仅1~3mm,因而该处是结石滞留和嵌顿的好发部位,常引起患者剧烈绞痛.既往常作尿路平片检查,但显示率低,且不易确定结石的确切部位.我院自1983年以来,在高度充盈膀胱的情况下,应用超声显像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215例,经综合分析,发现其具有一定特征,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