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同时性消化系多原发癌的发病特点、病理特征、诊治策略、及预后因素。方法:对38例同时性消化系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系多原发癌38例,其中双原发癌31例,三原发癌5例,总发病率0.97%。其全部癌灶中好发部位依次:结肠、胃、直肠,食管、肝、胆、胰腺,结肠病灶中又以右半结肠最多。食管、胃、结肠、直肠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36.4%、42.9%、44.4%;与同一器官单发癌相比相近。结论:消化系多原发癌好发于消化道,最好发于结肠,以右半结肠为著,发生于结肠者预后较好。对消化系同时性多原发癌应尽量在手术根治的基础上结合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免疫支持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的117例且病理检查确诊ER,PR、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采取多因素分析,单因素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用SPSS15.0软件统计学处理,以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5年无瘤生存率与病理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121,P=0.538);与P5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28,P=-0.014);与病理分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P=-0.003);与Ki-76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23,P=0.006)。结论病理分级、Ki-67、P53均为影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病理学因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三阴性乳腺癌存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手术治疗的69例ER、PR、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病理及随访资料,采取多因素分析,单因素比较的方法,用SPSS 13.0软件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5 a无瘤生存率与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112,P=0.552);与是否表达P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13);与病理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结论病理分级、P53均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提高三阴性乳腺癌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转移情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5年无瘤生存率与绝经前、后发病,原发病灶大小,是否保乳,病理类型,化疗方案均无关(均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均有相关性(均P〈0.05)。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与家族史、与放疗均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均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保乳与否及常用的化疗方案与预后均无关;放疗可提高3年无瘤生存率,但不能提高5年无瘤生存率。术后转移者预后差,生存期〈2年。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探讨影响该模型稳定性的因素。方法:KM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9g,分别将雌雄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不同体重实验组(n=80)。其中实验组按小鼠体重分为以下8组:A组(♂,20-24g)、B组(♂,25-29g)、C组(♂,30-34g)、D组(♂,35-39g),E组(♀,20-24g)、F组(♀,25-29g)、G组(♀,30-34g)、H组(♀,35-39g),每组10只。线栓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用单丝尼龙线(直径0.128-0.180 mm),液体石蜡处理浸泡后,从右侧颈总动脉进线,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再灌注时拔出线栓,并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的主要观察指标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 结果:同假手术相比,不同体重实验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神经行为功能异常,TTC染色脑组织显示出明显的梗塞灶。与C、D组相比, A、B两组行为学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显著性增加(P<0.01);与 G、 H组相比, E、 F两组的行为学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也显著性增加(P<0.01,P<0.05)。雄性KM小鼠与雌性相比,成模率较高且死亡率相对较低。此外,A组与E组相比,其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P<0.01);B组与 F组相比,小鼠行为学评分以及脑梗塞体积显著增加(P<0.01)。结论:线栓法是一种简单、稳定、可靠的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影响线栓法构建模型成功率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小鼠体重与线栓直径比例的匹配、品系性别的选择、手术时间、进线深度以及26℃左右的室温是手术过程中需注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体重在25g左右的雄性KM小鼠制备模型成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适合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关键词】: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线栓法;体重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颗粒细胞牙龈瘤(congenital granular cell epulis,CGCE)又称为新生儿先天性牙龈瘤(congenital epulis of the newborn),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病因不明的口腔良性软组织肿瘤.本文报告1例CGCE,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了解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34例青年结直肠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首发症状、就诊时间、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等资料。结果 34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以大便带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腹部CT、钡剂灌肠及肠镜可以协助诊断,且肿瘤多位于直肠,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为主,占48%,预后差。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对有消化道症状、家族性息肉病史及肠癌家族史的青年人,行必要的结直肠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了解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34例青年结直肠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首发症状、就诊时间、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等资料。结果 34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以大便带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腹部CT、钡剂灌肠及肠镜可以协助诊断,且肿瘤多位于直肠,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为主,占48%,预后差。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对有消化道症状、家族性息肉病史及肠癌家族史的青年人,行必要的结直肠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