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良好的封管技术是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的关键,对减少患者痛苦,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同行对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一些研究,从封管液的种类、封管的方法、封管的速度及频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苏家荣  李媛媛  叶玉梅 《安徽医学》2016,37(11):1434-1436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经口置管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7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性中毒就诊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口垫+胶布组合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置管方法。比较两组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置管时间及置管所需人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黏膜破损、胃管脱出、胃管移位、胃管咬瘪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4%低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所需人员少于对照组[(1.14±0.36)人 vs(2.08±0.28)人],观察组置管时间为(2.24±0.39 )min少于对照组(4.12±0.4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气管插管固定器用于经口置管洗胃,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节省人力,值得在急诊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良好的气道湿化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在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温度与速度的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法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求一种更有效、更快捷、更安全的静脉输液途径。方法:随机抽取2010~2014年急诊抢救室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常规颈外静脉穿刺法的45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采用负压逆向颈外静脉穿刺法的50例患者设为改良组,回顾性比较两组颈外静脉穿刺法的穿刺成功率。结果:改良组的穿刺成功率(94%)远远超过常规组穿刺成功率(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颈外静脉穿刺法穿刺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苏家荣  李媛媛  叶玉梅 《安徽医药》2016,37(11):1434-1436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经口置管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7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性中毒就诊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口垫+胶布组合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置管方法。比较两组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置管时间及置管所需人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黏膜破损、胃管脱出、胃管移位、胃管咬瘪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4%低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所需人员少于对照组[(1.14±0.36)人 vs(2.08±0.28)人],观察组置管时间为(2.24±0.39 )min少于对照组(4.12±0.4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气管插管固定器用于经口置管洗胃,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节省人力,值得在急诊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