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胃镜孔道直视下放置新型鼻肠饲养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SAP患者不同方法放置鼻肠饲养管的情况,75例采用新型鼻肠饲养管(DM组),经胃镜孔道直视下放置至空肠上段,经口鼻转换固定后行肠内营养;21例采用内镜下活检钳夹法(CM组)。观察2组放置鼻肠饲养管有效性、成功率、操作时间、鼻肠饲养管通畅时间及并发症差异。[结果]DM组、CM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75/75)、95.2%(20/21),2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CM组一次性成功置管至空肠上段者分别为69例、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2,P0.01);DM组、CM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4.91±1.68)min、(23.76±6.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8,P0.01);2组鼻肠管均可维持较长通畅期,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7,P0.05);均无明显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孔道直视下放置新型鼻肠饲养管简单、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一种螺旋弯曲杆菌以来,因其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相关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而在对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检测过程中,14C呼气试验法以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5%以上,并能准确测定Hp阴转及复发或再感染,以及无痛、无创、快捷简便、无交叉感染的优点,成为抗Hp治疗的药物筛选及疗效检测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优化尿素呼气试验对Hp感染的检测,本研究将分别采用固体、液体两种集气瓶收集气体检测Hp,并对两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寻找价格低廉、灵敏有效、更加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的内镜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经内镜诊断并行内镜下治疗的48例L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病变部位将其分成直肠组(27例)和结肠组(21例),分别记录直径大小、病变亚型及术后病理结果。27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19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 mucosal resection,EPMR),另有2例行预切开的黏膜切除术(pre-cut-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Pre-cut-EMR),观察内镜下治疗的残留率、出血率、穿孔率及复发率。  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直肠组中,病变直径为(3.27±1.29)cm,以结节混合型为主;结肠组直径为(2.61±0.78)cm,以颗粒均一型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直肠组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变比例相比结肠组明显升高(P < 0.05)。直肠LST以ESD治疗为主(74.1%),结肠LST主要采用EMR/EPMR法(61.9%)。1例结肠LST因病灶长径过长无法行ESD有效完整切除,转外科手术,余47例均完整切除。1例术后出血(2.1%),再次内镜下止血治疗好转。1例术后4年复发,并再次内镜下完整切除。本组患者均无残留、穿孔并发症。  结论  直肠LST病变范围较大,以结节混合型为主,具有相对较高的恶性潜能,以ESD治疗为主;结肠LST以颗粒均一型多见,多采用EMR/EPMR治疗,部分患者可考虑行pre-cut-EMR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治食管早癌(EE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经普通内镜检查及活检确诊为EEC及癌前病变的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患者术前常规行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及超声内镜检查(EUS)明确病变范围、深度,所有患者均采用ESD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特征、ESD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及术前术后病理一致性.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术,整块切除率达到100%,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完全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均达到92.06%,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65.08%,低估率为28.57%,高估率为6.35%,两者存在一致性(Kappa=0.221,P=0.010).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出血、穿孔等相关并发症,仅2例(3.17%)患者出现术后狭窄情况,1例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后缓解,另1例轻度狭窄无需内镜干预.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1年常规复查胃镜,随访1例术后1年复发,二次ESD成功治疗、并再次随访1年未见复发.所有病例随访均未见局部残留及远处转移.结论 采用ESD诊治EEC及癌前病变,可一次性安全、有效地完整切除病灶,并获得整体标本,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