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红云  周洪英  田桂锁  秦秀英 《安徽医学》2015,36(11):1399-1400
目的:探讨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所有孕妇都进入产程、宫口开2 cm 以上、胎膜早破或羊水Ⅲ°污染。将以上临产后高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根据用药时间分为3组,其中 A 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24 h(29例),B 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48 h(30例),C 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72 h(3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观察临产后产妇围术期24、48及72 h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差异。结果3组产妇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3组术后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术后发热分别为 A 组10.3%(3/29)、B 组13.3%(4/30)、C 组16.1%(5/3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最高体温降到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 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24 h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无需延长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48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8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49例,占31.0%,331例有临床症状,占69.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其中全子宫切除术是主要的术式,占77.4%。残端出血、尿路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依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尽量保留卵巢。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是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 998年 1 0月开展新式剖宫产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有剖宫产指征行新式剖宫产孕妇共 2 6例 ,并于同类孕妇病例中 ,随机选择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组 50例 ,两组在年龄、手术指征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给药方式略有不同 ,试验量后 ,新式剖宫产一次足量给药 ,对照组则分次小剂量给药。手术方法 :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按文献报道的常规操作 ,新式剖宫产组参照马彦彦的方法[1 ] :①选择髂前上棘连线下 2~ 3cm处横切口长 1 3~1 5cm ;②横行直切开皮肤全层 ,于切口中间切开…  相似文献   
4.
朱红云  周洪英  田桂锁  秦秀英 《安徽医药》2015,36(11):1399-1400
目的 探讨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最佳用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所有孕妇都进入产程、宫口开2 cm以上、胎膜早破或羊水Ⅲ゜污染。将以上临产后高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根据用药时间分为3组,其中A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24 h(29例),B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48 h(30例),C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72 h(3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观察临产后产妇围术期24、48及72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差异。结果 3组产妇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3组术后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术后发热分别为A组10.3% (3/29)、B组13.3%(4/30)、C组16.1%(5/3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最高体温降到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24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无需延长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破膜时机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住院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7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取出球囊时宫颈评分均≥4分, 均未破膜且临产后予人工破膜,根据不同破膜时机分为两组。A组90例,球囊取出后如无明显宫缩予缩宫素试产,试产2 h后即人工破膜;B组80例,球囊取出后即刻予人工破膜,破膜后0.5 h如宫缩乏力再予缩宫素试产,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影响和分娩结局。 结果 A、B两组第一产程时间[(4.12±0.38)h比(12.12±1.27)h]、剖宫产率(14.4%比27.5%)、剖宫产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39.42±7.49)h比(70.42±5.31)h],A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顺产产后低热度数低于B组、新生儿轻度窒息例数A组7例高于B组5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子宫破裂、宫颈裂伤、羊水栓塞、宫内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近10年67例死胎发生原因的改变,探讨预防处理措施,减少死胎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死胎病例,总计发生死胎的原因。结果发生死胎67例,死胎发生率为0.68%,其中经产妇、农村产妇、年龄≥30岁产妇、流动人口产妇所占比例分别为39例(58.20%)、34例(50.75%)、39例(58.20%)、30例(44.78%);死胎原因中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居首位,45例,占67.16%;脐带因素27例,占40.30%;羊水因素18例,占26.87%;不明原因8例,占11.94%,其中24例患者有2种以上死胎原因,占35.82%。结论加强特殊人群的妊娠管理,重视妊娠合并两种以上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加强其自数胎动的重要性,可以避免及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绝大部分死胎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